預防失智秘訣

活到老 學到老 老友老伴不可少
多動腦 沒煩惱 天天運動不會老
深海魚 橄欖油 蔬果豆穀來顧腦
保護頭 控體重 血壓血糖控制好
不抽菸 不鬱卒 年老失智不來找

■ 社區護理組  劉馨蕙  個管師

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因此如何預防失智症就成為大眾關心的議題。在現今預防失智症的研究中,多數以阿茲海默症為主,而隨著失智症研究不斷的進展,我們也越來越瞭解有助於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因子。民眾應積極在生活中增加大腦保護因子(趨吉),同時減少危險因子(避凶),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甚至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趨吉( 增加大腦保護因子)
【多動腦】
研究顯示,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都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近5成。民眾應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以增強腦細胞間有效的神經鍵結,並儲備大腦認知功。
建議:
保持好奇心、接觸新事物、參加課程、學習新知
閱讀書報雜誌、寫作、猜謎、打橋牌、打麻將、益智遊戲
繪畫、園藝、烹飪、縫紉、編織
規劃旅遊、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
【多運動】
每週規律地從事2次以上的運動,對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都有保護作用,其相對風險下降近6成。
建議:
維持每週2~3次以上規律運動的習慣,如走路、爬山、游泳、騎自行車、健身房、柔軟體操、有氧運動、瑜珈、太極拳、元極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採地中海型飲食】
地中海飲食被證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某些癌症的風險甚至是整體死亡率,同時阿茲海默症發病的相對風險下降約7成。
建議:
多攝取蔬果、豆類、堅果、未精製穀類(維生素C、E及 B群)
使用橄欖油等未飽和油脂來烹調或調拌沙拉,少食用飽和性脂肪
多攝取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之魚類)
不建議喝酒;有飲酒習慣者可飲用適量葡萄酒,但切勿過量。
*目前不建議長時間、高劑量從飲食以外的來源進行補充維生素或深海魚油,以免過量而造成副作用。
【多社會互動】
研究顯示,多參與社交活動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4成;孤單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2倍以上,孤單的生活方式其認知功能退步速度比較快。
建議:
努力保持社會參與、和人群接觸,如參加同學會、公益社團、社區活動、宗教活動、當志工、打牌等,都有助於增加大腦的血液灌流量,降低失智症發病之風險。
【維持健康體重】
中年時期肥胖者(BMI≧30),其阿茲海默症發生的相對風險上升3倍,過重者(BMI 介於25、30之間)升高2倍。老年過瘦(BMI ﹤18)失智風險亦提高。
建議:
避免肥胖、過重或過瘦,維持健康體位(18.5≦BMI<24)。老年人不宜過瘦。
※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避凶)
【三高 (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腦中風都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許多研究顯示糖尿病會造成記憶或認知的衰退。血壓收縮壓>160mmHg且未治療者,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為血壓正常者的5倍。重要的是,研究顯示控制高血壓可以降低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建議:
及早調整飲食、運動,維持正常血壓、血糖及膽固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頭部外傷】
嚴重頭部外傷是阿茲海默症危險因子之一,腦部曾經受到重創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以上。
建議:
騎單車或機車時應戴安全帽,並避免其他頭部受傷之機會。
【抽菸 】
抽菸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相對風險上升近2倍,而戒煙可降低風險。持續抽菸的人每年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較快。
建議:
立即戒菸,可尋求戒菸門診協助。
【憂鬱】
曾罹患憂鬱症者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研究顯示其相對風險值約為無憂鬱病史者之2倍。
建議:
以運動、靜坐、瑜珈等方式釋放壓力,並學習以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生活,接受自己、家人及同事的不完美。憂鬱症患者宜定期接受治療。

資料參考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

冬暖暖 ~ 味飄香

■ 營養科 蔡雅臻 營養師

冷冷的天總是想來一場熱呼呼的料理暖身,不管是甜是鹹,濃、醇、香總是基本要求。當我們關閉理智線一口一口毫無節制的吃,想當然除了心靈上暖身不覺中也悄悄的傷害了身體。一項食物料理後的真實樣貌是如何,我們應該要有基本的認知,才不會被神奇魔法業者牽著你我團團轉。
在家裡打的新鮮果汁不管什麼比例,都沒有某店買的顏色均勻美麗又香氣濃郁;自己做的芋頭饅頭,顏色不佳也沒有外買的芋香味十足;自製草莓蛋糕顏色不像市售誘人,味道怎樣也不夠戀愛般滋味;家裡的自備食材鍋物,怎麼沒有色彩十足令人飽了還不想罷手…?有時也許不是技術不好,過多、過量的外食習慣讓自己對食物味道的定義產生了變化。想想一個小孩開始少量試食物,一次一種簡單食材,那種才是食物真正的味道吧。以下提供幾項天然味道的利用 ( 埔基飲食衛教單張 ) ︰ 繼續閱讀

營養吃,健康活

■ 營養科顧問 許文音 營養師

王太太最近十分的煩惱,連環爆不停的食安問題外,自己和老公的腰帶越來越長外,小朋友的偏食,常讓她擔心營養不夠,加上滿天飛的廣告 :" 你想窈窕美麗又不用挨餓麼 ? 請吃 ×××"; " 每天都需要均衡一下,請喝 ××", " 你有隱性飢餓喔 ! 請吃××",讓她不知該如何是好。
王太太的煩惱相信亦是許多人的煩惱,在現今大家越來越重視自己營養狀況的同時,常見的營養問題已不是單純吃的量夠不夠,而偏向品質的問題。食物選擇的不均衡 繼續閱讀

湯的兩三事

■ 營養科 劉冠麟 營養師

在寒流來襲之際,來一碗熱湯,一口喝下、吐出一口熱氣,可算是冬天裡的小確幸吧!其實在華人的飲食習慣裡,湯也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然而,由於湯本身的烹調方式及用料,並不是人人都適合連喝個好幾碗的。
鹽巴
如果有下廚的經驗,應該或多或少會發現,煮湯的過程常會放入比平常炒菜烹調還要多的鹽巴,平均 100cc 的湯約有0.5-1g 的鹽巴,衛服部國健署建議一天的鹽巴不要超過 6g( 約是 6 個布丁湯匙平匙 ),如果是高血壓的病人,就更需要減少喝湯的量,避免攝取過多的鹽巴,以獲得良好的控制。( 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血壓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 ) 繼續閱讀

食在油夠讚

■ 陳玟君 營養師

隨著生活及飲食型態變遷的影響,國人油脂攝取比例越來越高,根據2005-2008 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在 19-64 歲成人脂肪佔熱量的百分比為 31-32%,已超過衛生福利部建議的 30%。而長期攝取高脂飲食易造成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風險增高,但油脂又具有保護與隔絕作用、提供必需脂肪酸、運送脂溶性維生素等功能,若過度限制油脂的攝取,亦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故如何聰明選擇油品是非常重要的。
常見的油品可分為植物性油脂及動物性油脂兩大類。植物性油脂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室溫下呈現液態,不耐高溫,較具健康性,適合低溫烹調,如:大豆油、橄欖油。動物性油脂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室溫下呈現固態,耐高溫,適合高溫油炸,如:牛油、豬油。至於氫化油脂,如人造奶油、烤酥油等,其是為了增加穩定性而將油脂氫化而成的,但油脂氫化後會產生對人體健康危害的反式脂肪酸,所以應避免攝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