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的兩三事

■ 營養科 劉冠麟 營養師

在寒流來襲之際,來一碗熱湯,一口喝下、吐出一口熱氣,可算是冬天裡的小確幸吧!其實在華人的飲食習慣裡,湯也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然而,由於湯本身的烹調方式及用料,並不是人人都適合連喝個好幾碗的。
鹽巴
如果有下廚的經驗,應該或多或少會發現,煮湯的過程常會放入比平常炒菜烹調還要多的鹽巴,平均 100cc 的湯約有0.5-1g 的鹽巴,衛服部國健署建議一天的鹽巴不要超過 6g( 約是 6 個布丁湯匙平匙 ),如果是高血壓的病人,就更需要減少喝湯的量,避免攝取過多的鹽巴,以獲得良好的控制。( 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血壓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 )
燉煮湯類
除了鹽巴較多容易造成腎臟負擔之外,燉煮的湯也容易有較多的鉀,較不適合腎臟功能較差的病患;此外,若湯中有加許多的海鮮,湯中的普林也高,痛風或尿酸排泄異常的病人,可能幾碗湯下肚之後,隔天就發作了!
芶芡湯品
許多湯類如酸辣湯、羹類、或是西式濃湯類,都會使用太白粉或麵粉讓湯體變濃稠增加適口性,除了油、鹽之外,芶芡本身用到的太白粉、麵粉也是主食類,容易讓人在喝湯之餘不知不覺多攝取到主食類,以市售一碗羊肉羹來說,將湯喝完就相當於多攝取 1/4 碗飯,若是糖尿病患者要吃羹類食物,記得適度減少自己當餐的主食類喔!
高湯
許多人在煮竹筍湯、蘿蔔湯時會放大骨、排骨提味,這樣會使湯的油脂變多,但一般來說量不會放太多所以不用過度限制,注意不要特地去市場買濃縮的高湯即可,另外避免使用味精、雞湯塊提味,某些體質對胺基酸敏感的人可能會有”中國餐館症候群”,造成頭痛、發熱、心悸、呼吸急促、後頸緊繃的不適症狀,此時多喝水可適度減緩症狀。
酒精
具有台灣特色的薑母鴨、燒酒雞等,在燉煮過程中都會加入米酒烹調,部分地方有半酒 ( 酒水 1:1)、甚至全酒的料理方式,當一般湯品飲用,容易攝取過多酒精,像這類料理,建議以吃料為主,湯建議不超過半碗。
針對慢性病患來說,湯品的限制相對來說比較大,但對一般民眾而言,把握原則,以清淡的蔬菜湯為主,飯後喝一碗熱湯其實無傷大雅,還能為受凍的身軀注入一股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