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場大震撼- 回顧921

■ 文.周純玟(本院醫師眷屬)

雖然已經事過境遷許多年,依然是生命歷程中刻骨銘心鮮明的一頁!
20150903  當時我們已在埔基大約八年,剛搬出宿舍(歐惠樓)兩個多個月。921 那晚先生正巧在看急診不在家,我陪孩子們禱告後就寢,地震當下驚人的劇烈搖晃,房門“砰”一聲巨響關上。我一躍而起,到另外兩個房間把孩子聚攏在一起。那時心裡有許多問號: 不知道房屋會不會倒塌?不知道先生安危?不知道震央在哪裡?不知道各地的家人平安否?母愛的堅韌天性讓我知道自己不能慌亂; 必須鎮靜地保護孩子,當下帶著三個孩子禱告唱詩:“有主在我船上(心裡)我就不怕風浪(地震),不怕風浪(地震)……直到安抵天家。"我告訴孩子們: 無論發生什麼事,上帝與我們同在; 希望他們年紀雖小,面對死亡的威脅時也能夠有得救的確據。待地震稍緩,我們去到醫院附近的戶外安置,像守夜一般徹夜未眠,醫護們則開始全力搶救陸續送達的傷患。 繼續閱讀

隱形的傷口

20150905
■ 心理健康中心 陳孜祈 臨床心理師

「到現在還很難忘記門縫裡的那個景象,他們很像在跳舞,爸爸的聲音很大,動作也很大,媽媽的表情看不太清楚,好像是在笑,但又不太像…長大後回想,那一天的爸爸,應該是在吼叫跟揮拳,媽媽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應該是哭得很激動,而且很害怕。」聽著個案的描述,胸口悶悶的,有種難受的感覺,我想當他長大後發現那個他一直讓自己相信的跳舞畫面,其實是敬愛的爸爸失控了,愛他的媽媽被傷害了,除了悲傷與難受,對爸爸的憤怒和失望,對媽媽的心疼和不捨,對自己無能為力的自責與罪咎,還有對這一切的不解,都讓他在情感上受到很大的衝擊。 繼續閱讀

乳房攝影儀器新訊

■ 埔基社區醫學部提供

20150913  根據衛生署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已蟬聯多年榜首。隨著生活型態改變,飲食習慣的日漸西化,台灣的乳癌越來越年輕化,相較於歐美,台灣雖屬乳癌低發生率地區,但罹病年齡層偏低且婦女乳房較緻密,建議婦女做定期乳癌篩檢以防治乳癌的發生。目前治療方法的進步,如果可以在腫瘤的早期發現,並且得到完整的療程,預後都相當地不錯,甚至可以痊癒。大部分的乳癌在初期都不會有症狀,因此國民健康局特別著重於女性的乳癌篩檢,建議45 歲到69 歲的女性除了觸診之外,應該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攝影檢查,希望藉此提高早期乳癌的檢出率並減少其死亡率。當乳房出現下列症狀時,請儘速就醫如:1 乳房腫塊。2. 乳頭凹陷( 先天凹陷者除外) 3. 乳頭異樣分泌物、尤其是帶血分泌物。4. 乳房外型改變,局部凹陷或凸出。 5. 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紅腫或潰爛。6. 腋下淋巴腫大。 繼續閱讀

是甚麼讓旅美逾三十年的婦產科醫師回國?─ 專訪一般內科 汪海波 醫師

20150909  哇!是甚麼讓在美國紐約工作逾三十年的婦產科醫師回國?收到通知寫說旅外多年的汪海波醫師即將到職埔基時,我的桌上諷刺地躺著的雜誌頭條是「還有下一個二十年嗎?」上面寫到一種光景 — 我們的醫療服務享譽國際,但沒有先進國家敢跟進。的確,公共政策往往是「一體兩面」,到底是如同某位急重症科別的醫界大老所言「健保窮到( 不見醫護) 只剩下錢」,或者是如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所言「給付低是要為全民省錢」呢? 繼續閱讀

從創傷中復原

20150906
■ 心理健康中心 林允中 臨床心理師

記得一次在餐廳吃飯時,看見老闆的手上有一道又長又深的傷疤,好奇問了才知道這道傷口的故事,聽他敘述著921 地震的當晚,家裡從2 樓變成B1,地震前因為孩子哭泣,一念之差把她拉近了幾公分就近照顧,當時還是小嬰兒的女兒才幸而沒有被梁柱壓到,最後獲救,老闆強壯的手臂雖然擋在掉落的屋頂和太太之間,但太太仍不幸的離開了。至今已經過了16 年,女兒當然不會有記憶,而老闆講述這件事情時,似乎已經沒有太多的難過感覺,也能談起現在的生活,面對親人的離開,可能時間真的能沖淡一切,回到平衡的狀態,但在當下想必是非常的痛苦和難以接受,我在那次並沒有打算去隨意觸碰這樣的心理傷口,只是很想知道他是怎麼走過來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