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職場當另一個家

宣教部牧師 王昭榮

我們大部分的人在職場上花的時間很長,不亞於在家裡的時間。然而,我們在職場上待的快樂嗎?
順利嗎?有效率嗎?安心嗎?有果效嗎?滿意嗎?如果答案不夠肯定,建議讀者把職場當成自己另一個家,可能情況會完全改變?!

家的特點

首先,我們先回顧一下一般的家庭有哪些特點?例如我們會稱它是避風港,船隻在外面航行會疲累,會遇到危險,這時可以回到家裡休息與躲避風浪。或者說家裡是有歸屬感的地方,它是有愛和溫暖的地方。並且在家裡不用拘束,家裡的東西都可以拿來使用,食物也都可以拿來享用。
當然,家裡的各樣人事物都會想好好保護它,感覺比較是私有的、自己的,而不是他人的。所以我們不容別人說它的壞話、欺負它或偷竊它。而且一般的家庭為兩三個人以上的團體,有固定的房子,地點通常不會搬來搬去。
好比租的房子就跟自己買的房子有極大的差別。租的房子畢竟是別人的,東西壞了,水電、瓦斯的使用,看重度、珍惜度與維修方式就與自己擁有的房子不一樣。
所以,我們把自己上班的職場看成是別人的、東西是公共的,或是自己的?對過程和結果的影響,恐怕很大!

家的必要性

常常聽到各行各業的員工感嘆,台灣萬物齊漲,只有薪水沒漲!這的確是事實。但是有時也會聽到同一批人抱怨,最近怎麼那麼多人來光臨,真是忙死人了!?不曉得大家會不會覺得很好玩?員工覺得薪水少,那要不要增加業績、增加工作量呢?理當是要的。可是當業績大好的時候,仍是同一批人抱怨,好忙喔!累死了!言下之意是說不要再來了!可是那真是奇怪?!天底下有那個公司是可以業績越來越少,但薪水反而越來越多的呢?肯定沒有!然而為甚麼很多人會有這樣矛盾的反應呢?筆者認為,有些員工沒有把自己的職場當成自己的家去經營、去付出,才會有這樣的反應。

一般的情況是,進去某家公司服務是我們自己選擇的。而既宣教部牧師 王昭榮把職場當另一個家然我們選擇了,是不是就該善盡我們的責任呢?畢竟公司有所成長,我們也一同受益;公司出紕漏,我們也跟著一起蒙羞。雖然我們不見得可以在某個公司待到退休,有時短則三年、五年,長則十年、二十年。筆者的建議是,不管會做多少年,在那段時間都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看待。那樣心就會定下來,不會起起伏伏。也不會感覺自己好像是過客,隨時要走。

把職場當成自己另一個家是必要的!如此便會珍惜公司裡的一切,像是家裡各樣的事物一樣。

家的義務

屬於家裡的一份子,有許多的權利可以使用。不過同時,也必須盡上自己應盡的義務,才能享受各樣的福利。職場這個家,最優先要盡的義務是,心態改變。也就是常常告訴自己,這職場是我另一個家,我是這家裡的一份子,周遭的同事也是我的家人。並且公司裡的物品就像自己家裡的物品,公司賺錢就會進到我家的口袋裡,公司賠錢就是我家裡的損失。公司在地方上、甚至在遠處有好名聲,等於自己有好名聲。
當心態改變,行為也要跟著改變。既然職場就像自己家裡所開的公司,就當盡心並盡全力擺上。可以節省的地方就要節省,不要以為是公家的錢、公家的電就可以盡量花用沒有限制。因為公司浪費掉的,就是從自己口袋裡浪費掉的。服務顧客的態度也要改變,不要認為客人很多、或事情很多會累死人而滿臉不悅。我們理當高興歡喜,因為業績好、事情多,表示我家的公司賺錢,我們加薪才有指望。甚至時間犧牲一點、薪水犧牲一點也沒有關係,因為只要對公司有利,最後也會對我們有利。埔基有許多任的院長就是如此,即便退任了,還是關心醫院的發展,還是在埔基繼續看診或做其它的服務。
為何有人寧願當老二也無妨呢?因為他們把職場當自己的家,他們樂見家的利益大於個人的利益。

家的權利

在職場上的犧牲奉獻,不要害怕利益都被別人拿走了,或好處都進了老闆的口袋?當我們盡上我們的義務,就能夠享受家裡的權利。通常來說,我們真誠、努力的付出,職場這個家都看在眼裡,很少有公司會獎賞那摸魚與不認同公司的員工。
享受家裡看的到的權利,例如每月的薪水、升等、升職、加薪、設備的使用、獎金等等。看不到的權利有同事的協助、老闆的栽培、顧客的讚美和支持。每月的薪資是每個員工都領的到的,但加薪、獎金、升職、老闆的栽培、同事和顧客的支持,這些比較額外的權利,讀者們覺得會落在誰的身上呢?無庸置疑,當然會落在盡心盡力的員工身上!
期盼讀者們都把職場當自己另一個家看待,真心全力的付出,愛護它、珍惜它、寬恕它,家的光彩與幸福,最後一定會回饋到我們的身上!

認識白內障

眼科 吳建昇 醫師

一、前言:
白內障是眼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是眼球內瞳孔之後的水晶體混濁所造成,正常的水晶體呈現透明,能調節光線集中在視網膜上,如同照相機的鏡頭一樣;當水晶體呈現混濁狀態,則光線無法完全透過,使得投射在視網膜上的影像不清晰,造成視覺模糊現象,即稱為白內障。

201403-1

二、原因及種類:
1. 老年性白內障:由於長期紫外線的傷害及組織的老化,導致水晶體變硬混濁,是最常見的一種,出現的年齡因人而異,通常在五、六十歲開始發生。
2. 先天性白內障:出生時已出現,可能因遺傳或懷孕期間感染所致。
3. 外傷性白內障:舉凡撞擊、穿刺傷、化學藥品灼傷.. 等傷及水晶體所造成。
4. 續發性白內障:續發於眼疾或全身性疾病,如:青光眼、虹彩炎、糖尿病等,或是皮質類固醇藥物的不當使用所致。

三、症狀:
為無痛的漸進性視力減退,會感到有一層毛玻璃般的薄霧在眼前。其他的症狀包括:畏光、炫光、色彩鮮明度失去、需經常更換眼鏡.. 等;但是水晶體也可能因為增厚使得近視度數加深,造成老花眼者閱讀書報時,反而不需要戴眼鏡,稱之為「視力的第二春」,但是隨著水晶體增厚及混濁的程度增加,患者最終看遠及看近的視力都會變得模糊。

四、預防與治療:
目前無任何藥物或針劑可以治療。雖有白內障的眼藥水,但其作用只能延緩白內障之進行。手術摘除及人工水晶體植入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醫師依白內障的嚴重程度會做最適當的手術處理。

傳統的白內障手術方法是針對較硬較成熟的白內障,傷口需大些(約十二毫米),而目前的方法是所謂的超音波乳化術,乃是藉一大小約二至三毫米的手術傷口,將超音波乳化器伸入眼球之水晶體,一方面將晶體物質乳化,一方面吸出,最後再置入人工水晶體,如此小的傷口,幾乎不需要縫線,術後散光影響小,復原較快。至於人工水晶體的選擇則是根據每個人的需求而有不同,假如需要在光線較暗地方工作或活動的人,可選擇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可增加影像的對比度並增進暗處視力;而術後不希望戴老花眼鏡的人可以選擇多焦點或調節式人工水晶體;術前即有高度散光的人,如果術後不想配
戴散光眼鏡的話,可以選擇矯正散光的人工水晶體;而無以上需求的人可以選擇使用健保人工水晶體即可。

雖然近年來白內障手術技術突飛猛進,使得手術之成功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但凡是手術就一定有其危險性,所以手術前請與醫師好好討論,詳細瞭解此手術的優缺點、適應症、併發症、成功率等,術後配合醫師做後續治療,如此才能有一個最好的手術成果。

201403-2

Loving Vegetable 新滋味

營養師 蔡雅臻

現代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吃素的人與日俱增,除了信仰道德之外為了健康或環保的人也開始減少吃肉類,讓不吃肉的生活越來越習以為常的在各地存在著。

有不少知名具影響力的人物也都倡導減少吃肉類對人類和世界都有莫大的益處。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說︰『簡樸一些、過比較簡單的生活、少吃肉、多吃素食,會過得很健康;吃肉的人越來越少,人類在地球存活的機會越大。』

環保署表示,『多吃蔬食少吃肉』旨在於推廣『吃的健康』、『吃的均衡』以及『低碳飲食』。吃的健康及吃的均衡就是均衡飲食、減少攝取過量食物,降低身體負擔,達到健康的目的。多吃蔬食少吃肉不單是為了個人健康,也已成為最簡單的減碳救地球的方法。( 溫減管理室2010.06.03)

以下為衛生署『素食飲食指標』,讓吃素也能健康攝取充足的營養素。

1. 依據指南擇素食,食物種類多樣化。
2. 全穀至少三分一,豆類搭配食更佳。
3. 烹調用油常變化,堅果種子不可少。
4. 深色蔬菜營養高,菇藻紫菜應俱全。
5. 水果正餐同食用,當季在地份量足。
6. 口味清淡保健康,飲食減少油鹽糖。
7. 粗食原味少精緻,加工食品慎選食。
8. 健康運動30 分,適度日曬20 分。

另外素食食品愈來愈多元,衛生署也將素食食品以「全素或純素」、「蛋素」、「奶素」、「奶蛋素」及「植物五辛素」(蔥、蒜、韭、蕎及興渠)等五種素食分類標示,給予素食消費者依自己的需求有更明確選擇。

簡簡單單的少吃一點肉除了對自己健康有益,選擇在地、當季及對於環境友善的食材,以降低對環境的衝擊,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能對地球盡一份心力,所以勿以善小而不為,現在就開始學習每週一天LoveingVegetable 吧!

平平安安的回家— 出院準備服務

社護組 蘇若祺

〝出院準備服務〞主要業務是協助病患在出院時於醫療上有很好的銜接,讓病患出院不致手足無措,並提供適切的各類衛教。

103 年11 月病房照會了一位46 歲男性個案阿福,他因為急性腦內出血到本院緊急手術治療,術後在病房接受照顧時護理人員評估其家屬照顧能力有限,所以請負責〝出院準備服務〞的我去探視他,當時阿福意識不清、有鼻胃管、尿管、需要用氧及協助抽痰。當時已經82 歲穿著破損衣褲鞋的福爸憂心忡忡的對我說:「我太太已經不在了,大兒子當兵後也因為車禍走了,大女兒有精神疾病,二女兒有乳癌,小女兒智能障礙沒辦法工作,三女兒住外地,因為喪偶也無力接濟娘家,家裡的收入都是靠阿福,現在他變這樣我要怎麼辦?出院的話我要怎麼照顧他?我該去哪裡找工作?」

考量到福爸年邁照顧阿福的能力有限,同住的三姐因智能的問題也無法學習照顧阿福,想想阿福還年輕,如果可以積極復健對於癒後將有很大的幫助,福爸也比較可以放心; 幾次會談後家屬決定阿福出院後暫時到護理之家接受照顧六個月,等待日常生活可以照顧自己時再回家,甚至可以重返職場繼續工作,但是住護理之家的費用是很大的問題,於是我請本院的社工室同仁一起來協助這個個案,為阿福提供相關的社會福利諮詢;阿福的二姊夫也很積極的奔走,向宗教團體、媒體或其他基金會申請經濟上的資助;同時聯繫多間養護機構,卻因為滿床、對方照顧能力無法負荷等因素而無法入住,所以積極與本院護理之家聯絡,請護理長評估是否可入住;醫療方面除了積極治療,可以拔的管路也儘早拔,並且試著讓阿福脫離用氧。最後本院護理之家表示可以收案,除了活動能力的積極復健之外也會訓練阿福由口進食及語言上的復健,這樣就可以拿掉阿福身上最後一條管路-鼻胃管,我們告訴阿福一定要努力,他的健康對這個家庭非常的重要! 同時福爸和三姐也答應會每天來看阿福,讓他感受到家人對他的愛及關心,增強他努力復健的信心,就在今年一月初,阿福終於順利的出院入住本院護理之家,電訪追蹤及實地到護理之家探視後,阿福已經可以持輔具走路,並簡短的對話與由口進食!

每當我在跟家屬或個案自我介紹時,大家都會以為我是來趕他們出院的,但是我一定會讓他們了解到,出院準備服務是在為個案的出院做最好的安排,例如安置需求、輔具租借購買、照護技巧、長期照顧資源的轉介⋯⋯等,都是我們可以提供的服務,期望在本院醫療團隊的合作之下,出院準備服務可以發揮更大的力量,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個案,讓個案平平安安的回家!

本院住院病患大都來自偏鄉, 常有獨居或經濟困難之病患,常常需要社會救助或各項醫療訊息的協助及諮詢,若有任何相關〝出院準備服務〞協助的部份,都歡迎來電諮詢049-2912151 轉5624,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認識結核病

劉緯帆 藥師

什麼是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疾病,是全球性的慢性傳染病,尤其是未開發及開發中國家,在臺灣一年四季都有病例,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老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主要可分為肺結核以及肺外結核兩種,肺結核是指:發生在肺部的結核病,肺外結核是指發生在肺以外的結核病,例如:結核性腦膜炎、淋巴結核。

傳播方式

結核病的主要傳染途徑是飛沫與空氣傳染。主要是因為帶菌的結核病患者常在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菌的飛沫,如果不小心吸入患者產生的飛沫,就有可能感染。結核病的傳染途徑通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與病患的接觸時間長短、是否具有良好的通風環境,也是影響被傳染機會的重要因素。

發病症狀

發病臨床上病人常見的症狀有咳嗽、胸痛、體重減輕、倦怠、食慾不振,發燒、咳血等。除此之外加上放射線線檢查,最後再以實驗室檢驗數據加以證實,才能確診是否感染肺結核。因此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狀( 如咳嗽超過三週),宜儘速就醫。

預防方法

( 一) 認識疾病之傳染方式及可能的症狀,以便能早期就醫、早期診斷與治療。
( 二) 改善居住環境,避免過度擁擠,以減少疾病傳染機會。
( 三) 對於肺結核感染者密切接觸的家屬或者好友,進行接觸者檢查,盡快發現未診斷的感染者及未發病的潛伏感染者。
( 四) 潛伏結核感染者由於尚未發病( 感染不等於發病),是不會傳染給旁人的。對於感染
者的密切接觸者,潛伏結核感染者經醫師評估後進行預防性投藥及潛 伏結核感染治療
,是最佳的預防方式。
( 五) 接種卡介苗,其目的係在人體尚未受到第一次自然感染前,先用疫苗造成人工感染
,使人體免疫系統認識結核菌抗原。

診斷方法

( 一) 細菌學檢查:經由驗痰檢查發確認是否有結核菌,作為診斷是否有傳染性之依據。
( 二) 胸部X 光檢查:當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時,亦可由胸部X 光檢查加上病人的臨床症狀作為診斷之依據。
( 三) 病理切片: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 統稱肺外結核),恐須透過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治療方法

結核病是個可治癒的疾病,同時在多種有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之下,按規服藥2 週內即可大大的降低其傳染力,持續按規服藥至少6 個以上即可完全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