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真實的演出– 走出兩性關係的迷思

文 · 大傳中心

日前發生在台南的情殺槍擊案,震驚社會。
年僅30歲的兇手,因已婚身分找分手女友談判希望復合,女方不答應,
竟痛下殺手,持槍當著一歲多兒子的面前,槍殺女友及女友舅舅。
時間再往前回顧到2014年9月,台大畢業、任職於知名企業的張姓男子,到女友租屋處也是要求復合談判,同樣因為女方不想復合,竟持刀砍殺女友三十多刀,致女友當場身亡,而這位被同儕稱為「台大宅王」、「大師」
的人生勝利組,卻因闖不過情關而釀成大禍……

頂著高學歷的光環,但IQ顯然不能與EQ畫上等號。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男女在兩性關係的相處上,有著諸多的問號與驚嘆號呢?本期將針對兩性相處的相關議題來與您探討,到底兩性相處是否有什麼迷思及誤解?如何可以建立正確的兩性關係?相愛容易相處難嗎?身為父母又該如何教導孩子正確的兩性關係呢?您了解您所愛的人心中真正的「愛的語言」嗎?走到「當愛已成往事」的階段時,又該如何處理呢?

什麼是兩性關係?

兩性關係不是現代人的議題,也不是過去的人的議題,更不是只有未來的人才要探討的議題。兩性關係的課題,真的是與天地同長久,為什麼呢?因為造物主造人,就是造男與造女,有天、有地、有男、有女,這是重要的法則,自古就有男有女,才能生育下一代,所以這其實是很重要的生命課題,男女的互動,從一有人類,就有這樣的發展。古代人談陰陽調和,若陰陽不調和,人就無法生存,也無法繁衍及生存。所以想要求子,想要生育,男性和女性都需要調好身體,陰陽調和才能生育下一代。自古以來,男女就必須互相合作,這是互助互惠的觀念。時代在改變,生存的方式在改變,男女互惠合作的方式也會不一樣,分工的方式也不同。當然今日談的兩性議題,應要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所以我們要學習用現代人的觀念來學習過兩性生活。

其實談到兩性關係的議題是件很複雜的很大的事,兩性關係是什麼?是生命延續嗎?是男歡女愛嗎?是兩情相悅嗎?是人與人關係的本質嗎?雖然兩性關係常常有人談,但更多時候,兩性關係是處在一種混沌不明的狀態。

現任國際家庭生活教育中心主任,亦是 美國家庭關係協會台灣分會負責人的呂麗絲老師說,這世界上發展出各樣複雜的生活方式,但化繁為簡來談,就只有人與人的關係。而人與人的關係,除了男人與男人、女人與女人的關係之外,就只有男人與女人的關係。男人與女人的關係和別種關係的不同之處在於,男人與女人的關係可以發展出人類的新生命,也就是男性與女性的關係法則裡的生育的法則。站在國家和人類存續的立場、回歸到正常的生命原則,男性與女性站在人類需要生存的立場,生兒育女的自然法則,所以應該互相合作。因此,簡單的說,兩性關係就是男性和女性的關係如何互相調和、如何互補、如何合作。互補本來就是天地的合作關係,我們人其實是跟天學習怎樣與人相處。天和地,是互相合作的。天絕對不會欺負地。中國人傳統的哲學思考認為,天地人三者要合一,人要遵守天地的法則。過去的人認為,人如果不遵守天地的法則,天就會動怒,地就會不生長,人就無法存活。身為基督徒相信造物的神主宰一切,但聖經中也教導人如何建立男女關係,包括女性如何對待男性及男性如何對待女性、如何做丈夫及做妻子。聖經裡也都是站在「人」生命的立場,來教導兩性關係如何互相合作,這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上。

男女大不同?!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在她翻譯的《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一書中提到,男女有別是源於他們的大腦有別。大腦,這個掌管我們情緒、主宰我們一切的總管,在男生和女生的建構上就不相同了,它處理訊息的方式也不同,所以才會導致不同的知覺、優先順序的設定及行為。例如為什麼男性的空間能力優於女性?女性較男性更善於使用語言?男人的攻擊性、統治慾,女人的顧家心、敏感度,這些並不全是後天人為的角色塑造和社會制約,而是有生物機制上與生俱來的差異。的確大多數女性讀地圖的能力不及男性,但是女性判斷他人個性的本領通常比男性高,而人比地圖是重要多了!凡此種種,從性別差異反映出的,其實正是男女大腦設定上的不同。

二○○五年一月,哈佛校長桑默士(Larr y Sammers)曾在演講中談到,在哈佛享有永久教書權(tenured)教授中男女比例的差異,他認為女教授比男教授少的原因有幾個:(1)女生不像男生願意為高權力的職務犧牲;(2)男生對高階的科學比較有天生的性向;(3)過去女生受歧視,不被鼓勵去念科學。他的這場演講引起軒然大波,最後導致他辭職下台。但這個事件更引起很多人對男女
性別在大腦功能上的興趣,大家好奇的是,男女究竟有沒有IQ上和性向上的差別?

得勝者教育協會台北辦公室李玉珍主任就提到,以社會學家的分析來看,男生通常是比較目標導向、而女生則偏向情感導向。例如通常家中是誰比較會用電話呢?
一定是女生居多。為何女生喜歡講電話呢?因為女生是情感導向的。仔細觀察男生,你會發現他們有三件事通常要贏,那就是運動、工作跟打仗。不過想想似乎也有道理耶,因為NBA籃球也沒有女籃呢!不過女生在體能方面本來也是比較弱。說到工作,雖然現在也有很多女強人,但在工作中叱吒風雲的還是男性居多;而打仗更是如此了,很多女生可能一看到血腥畫面就昏倒了,甚至會覺得對方很可憐,就甭說要拿槍攻擊了。而男生因為是目標導向,只要目標明確他們就會往前衝了。

黃維仁博士說,正因男生是目標導向,所以他們在這三方面是不能輸的,他們不喜歡輸的感覺。可是不管社會再怎麼變遷,女生還是很情感,對於家的關懷,對人的憐憫、關心,生育教養孩子等等,還是不會變的。

世界知名的溝通、兩性專家—約翰.葛瑞博士(John Gray, Ph.D.),在他所著的《男女大不同》一書中也提到,男人像橡皮筋,女人像波浪;男人需要洞穴,女人需要談;並以「男人從火星來,女人從金星來」,解說男女在思想、行為上的差異,請想像一下男人從火星來、女人從金星來的景象。在古早以前的某一天,火星人從天文望遠鏡中發現了金星人,僅只一瞥,就覺知他與金星人雖素未相識,但他們互相仰慕,火星人並受邀做了一趟太空之旅,飛向金星。金星人展開雙臂迎接火星人,他們發覺這天終於來,心裡充滿了過去未曾有過的愛的感覺,金星人和火星人的愛情真不可思議,他們喜歡互相作伴、一起做事、一起分享。因為來自不同的世界,他們顯現了彼此的不同,不過他們花好幾個月時間來彼此學習、摸索,並感激雙方各自有不同的需要、嗜好及行為模。他們親愛和諧地一起生活多年。接著,他們決定飛向地球。剛開始住在地球時,每件事都美好可愛,可是有天早上,兩個人一醒來都得了獨特的健忘症….選擇健忘。

火星人和金星人都忘了他們是從不同的星球來,本來就有差異,這天早上,他們過去互相學習的每一件不同的事情都從記憶裡消失了,從這天開始,男人和女人便陷入了衝突。

記住彼此差異的男人和女人因為沒有警覺到彼此本來就應該有所不同,因此紛爭不斷。由於忘記「彼此是不同」的重要事實,我們常會對異性生氣或失望,我們期待異性和我們相像,希望他們「要的是我們所要的」及「以我們的方式去感受」。 我們誤以為如果配偶愛我們,他們必會以確定的方式反應和表達—如同當我們愛某些人時的反應與表達方式一般。這種想法使我們不斷的感到失望,也阻礙我們花時間溫柔地溝通彼此的不同。

男人錯誤地期待女人要以男人的方式思考、溝通和反應;女人也錯誤地期待男人要以女人的方式去感覺、溝通和反應。但我們都忘了男人和女人應該是不同的,結果我們的關係就充滿了不必要的摩擦與衝突。

例如當問題發生時,男生通常會直接提供解決方法,但女生需要的其實只是情感上的同理、安慰,可能一個擁抱、遞杯咖啡,女生就覺得滿足了。同樣的,當男生遇到挫折時,可能只需要一個「洞穴」,讓自己可以想清楚,卻往往碰上女生用嘮叨不休來表示關切……。

玉珍主任也提到她及老公的配搭,先生是比較感性、而她才是比較理性的人,但在一些事情上,仍然可以發現老公是比較目標導向、而她是情感導向。例如有次老公想找她去約會,但因為孩子小,主任就會擔心小孩會怎樣、在褓母那安不安全…,電影看完就急著要去接小孩;但老公就會覺得反正孩子有褓母帶、我們可以享受這個兩人的甜蜜時光,這兩個目標其實都不衝突且都可以達到啊!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其實從生理、大腦思考的結構來看,男女本來就存在差異的。清楚的認識和尊重這些差異,在與異性相處時,可以大大地減少許多迷惑。

愛的語言
你知道你自己愛的語言是什麼嗎?你所愛的人他(她)最喜歡的愛的語言又是什麼呢?一起來做這個測驗吧!

發現你的愛之語—愛的語言評量檢測

這個測驗共有三十道題目,每一道題目都有兩句話。請仔細讀這兩句話,從其中圈選出最能反映你想法的句子。有些題目可能兩個句子你都想選,不過還是請你只能選出一個,以便測出更精確的結果。句子中常會出現「在我心目中有特殊地位的人」和「所愛的人」。一提到愛和愛的語言,我們就會聯想到戀愛,然而,在不同的場合和關係,我們一樣會表達愛和喜好。當你在做這項測驗,心裡要想著與你最親近的人:男女朋友(配偶)、摯友、父母、家人、同事等等,你覺得哪一個描述更能符合你,就選那一個答案囉。

請依直覺作答,勿思考太久。完成所有的測驗題後,請統計你所圈選的描述句子後面的英文字母(答案欄)各有幾個,再將之加總,然後對照最後的分析~EX. 在第一題中,若選「我喜歡收到寫滿讚美與肯定的小紙條」,答案就是A,您可以在分數欄中填上”A”。

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 宣教部 林惠敏 牧師

我們家寶貝小女兒去年一從大學畢業,就到北京工作。剛開始我們真的擔心焦慮,一個小女生跑那麼遠,人不生地不熟;女兒個子小小長得像高中生。如何一人擔任重責,還要和大陸人一起工作?

正憂慮中,剛好聖經的話語就深深的感動我,上帝就送我們三個心:「剛強、仁愛、謹守(節制)」 的心,幫助了我們克服目前膽怯軟弱的心情。
神所賜的是不是膽怯的心?如果我們有懼怕、懷疑、灰心、抱怨、逃避,不敢面對,這些不是出於神。人常希望能改變一些不順利甚至是惡劣的環境,其實真正需要改變的是我們的內心。雖然外在的環境改變了,但要是我們的內心沒有改變,我們仍舊會怨天尤人。如果我們能以剛強面對挑戰,再惡劣的環境相信也能勝過。

有個寓言故事:一隻小老鼠老是愁眉苦臉,因為牠非常害怕貓。有位仙子很同情牠的遭遇,便施法把牠變成一隻貓。老鼠變成貓後,又非常害怕狗,仙子就把牠變成狗;但牠又開始害怕老虎,仙子最後讓牠做老虎;牠卻還是整天擔心會遇上獵人,仙子只好把牠再變回一隻老鼠,且說:「我再也幫不了你,因為不論你外表變成怎樣,擁有的還是老鼠膽怯的心!」

除了剛強力量和仁愛,人是容易軟弱灰心沒有耐心,所以上帝還賜給我們一個節制謹守的心,幫助我們在任何的軟弱上有力量去愛,對人有愛,對工作也能熱愛。

「謹守的心」原文是心裏明白過來,清明而有紀律的意思。能控制自己的人,才能影響帶領人。困難並未從生活中消失,勇敢實際面對問題的勇氣,讓害怕軟弱的心靈強壯起來持之以恆,會讓工作生活變得有生趣。節制持守恆心一切都會變得更美好。

2014七月蒲公英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年輕的游泳運動健將沙瓦許,擁有多次的世界冠軍紀錄,每天都慢跑作為訓練的開始,有一天,他在湖邊晨跑時,忽然聽到一陣巨大撞擊聲,只見一輛失控電車因脫軌衝進湖裡,當下沙瓦許毫不猶豫的立刻衝進湖中,展開救援。他搶進湖中不斷救人,來來回回救援中被玻璃割得傷痕累累,拉出第20個人之後,他力量用盡,而昏迷過去。他受到嚴重創傷,昏迷45天,因敗血症及肺部併發症,雖然生命猶存,卻無法繼續熱愛的游泳運動。

他這一生最大的遺憾竟是:「我可以多救一個人。」因為當時救人時水深一片漆黑,其中用力拉起竟是一張椅子,而後悔失去多拯救一個人的機會。

幾年後,這件事才漸漸廣為人知,記者問他為什麼如此拼命?他說:「只是因為我離他們很近。」讓我們看見生命中是可充滿單純力量、愛、節制與有恆。

醫院中的醫師、護理、醫技或行政人員,離病人最近,救人的工作是非常神聖的。願 上帝用我們勇敢敬業的力量去服侍,也能以愛人如己的態度持之以恆熱愛自己的工作。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提摩太後書1:7

消化系統決定你的健康

胃──「吃了之後」……那段陌生的旅程 ──

一個家庭成員間在夜間這麼一段對話,說明了大部分人對自己身體時刻上演的生理現象,除了陌生,甚至還懷著一廂情願的遐思……

已經醉到滿臉通紅地父親,對於勸酒的媽媽嚷著「再多喝一杯總不會死吧!」讀大學的兒子這時正要出門和同學吃消夜場的「火鍋吃到飽」,而他已經故意讓自己餓了一天;女兒從廁所走出來,有點不高興的對媽媽說「我拉肚子了!一定是你煮的晚餐,是前天從尾牙上包回來的菜,不新鮮了啦!」

我們的身體與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就是我們吃的東西。然而,食物透過人體的肝膽腸胃這些「消化系統」,經過消化、吸收、利用的過程,儘管時刻都在運作,但其中的奧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甚至會想,我多吃一頓「吃到飽」、多喝一杯酒、多嘗一口甜點,「總不會死吧!」「我現在拉肚子,大概是三小時前的那頓飯有問題!」

會說出這樣的話的人,大概不在少數,然而,這只證實了一件事,原本應該是常識的事──你吃進去食物的營養成分是甚麼?脂肪就是有害的?腸胃怎麼消化、吸收、轉化成能量?這一口食物的熱量幾何?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一無所知。

「生命,是一種化學過程。」提出元素定義的近代化學之父安東萬‧拉瓦節(Antoine Lavoisier),一語道破食物與人體之間的關係。

的確,我們的身體每一天就自動更新約莫體重5%的組織,具體來說,每一秒鐘,人體就有近百萬個細胞新生或死去;而自我更新需要材料,當然,靠著是肝膽腸胃處理了食物中的營養素。這時,不禁要嘆,「消化系統」這麼神通喔?

首先,透過表格「消化系統中所包含的器官」,可以知道食物在人體的旅程──從口腔走到肛門,可能要接近24小時。

消化系統

而消化系統的幾種功能有:分解食物與吸收營養素、內分泌作用、微生物共生、免疫作用。你可能會問,消化系統也有內分泌作用?是的,不只如此,這還是全身最大的內分泌器官,已知至少有15種內分泌細胞,可以偵測飲食成分,而分泌激素,所以,才能整合消化,並且調節體內代謝。而微生物共生,指的是消化系統中存在多元且大量的微生物,都會影響宿主的健康與疾病風險。

可不要看到這裡就嘀咕「這應該是專業人士才有需要了解的資訊」,因為,這可是幫助我們自己能從「腸胃不適」這種模糊的形容,邁向自己先有基礎性自覺,而準確地就醫,避免東碰西試的,浪費了心血與寶貴的救治時間。

看到這裡,許多人會問,那我的這些症狀到底是哪個部位出了狀況?我應該做甚麼樣的檢查呢?一家老小不同的年齡與體況,各自要安排甚麼健檢才能永保安康?編輯台整理了困擾大家的疾病中的關鍵評估指標、與相關檢查方法。

拜託別再翻臉如翻書!
與大腸激躁症和平共存,你需要放輕鬆~

Q:大腸激躁症可以根治嗎?

首先要對症狀有些了解。依主要症狀,可以分成三類:瀉型(指以腹瀉為主)、便秘型(指以便秘為主)、以及混合型(指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症狀包含了忽然間腹痛如絞但排便後會緩解、脹氣、一直想放屁、感覺大便解不乾淨、消化不良、排出黏液、一天多於三次或一周少於三次的異常頻率、排便型態改變(軟便、水便、不成型、顆粒狀或硬便)、噁心嘔吐等。甚至,患者也可能出現非腸胃症狀,常見的有:頭痛、頭暈、疲倦、肌肉痛、骨盆腔疼痛、與泌尿道症狀。

這是種會反覆或持續發作,在接受治療後,往往無法完全根治,主要是因為,這是「生物性」、「心理性」、「社會性」交互影響的疾病。具體來說,在治療上是多方面著眼,包括了生理症狀的治療,同時,必須仰賴患者本身生活型態的調整,情緒壓力的紓解、以及生活行為的改變等。

想吃,又怕痛…..進退兩難的潰瘍患者

Q:我有潰瘍嗎?

潰瘍患者常常會有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吐酸水、食慾不振症狀,嚴重者有解黑便、吐血、上腹部絞痛等。這樣,可能是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作祟。透過「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俗稱胃鏡),或「上消化道鋇劑X光檢查」(喝入鋇劑,透過顯影看消化系統結構是否有不正常現象,如收窄或異常)即可確診。

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藏於胃中的敵人細菌性──幽門螺旋桿菌的確是造成潰瘍的主因,另外的原因,包含病毒性、化學性、精神性等,具體來說,就是長期服用止痛藥、壓力大、酗酒等。幽門螺旋桿菌除了在胃黏膜及附近的黏膜外,口腔內的牙菌斑亦可找到此菌!根據衛福部的資料,台灣地區成年人中,約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感染過此菌;衛福
部統計近一步指出,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人口高達一千多萬人!

診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方式,可分為侵入性與非侵入性檢查,前者如內視鏡檢查,而後者較不會增加病人的痛苦感,故可當優先診斷工具。

新的「幽菌根除療法」,為目前公認更有效治療潰瘍的方法,且潰瘍一旦治癒,再復發率也較低。衛福部指出,最普遍的治療原則為「質子幫浦抑制劑」合併使用兩種抗生素的「三合一療法」,連續服用一週;待「三合一療法」結束後,繼續服用質子幫浦抑
制劑,使潰瘍治療完全。而在恢復期間,許多潰瘍患者會面臨「想吃,又怕痛而不敢吃」的窘況,建議有幾個原則持守住,將助於復原:
1. 定時定量進食。
2. 少量多餐是重點。除三餐之外,上、下午、睡前,可適度吃些點心。
3. 進餐時心情放鬆,細嚼慢嚥,飯後略事休息再工作。
4. 以溫(熱)食為宜。
5. 每餐廣泛攝取各類食物,以維持營養均衡。
6. 不抽菸,減少刺激性飲料如酒、茶、咖啡,與含糖量高的飲料,因為這會刺激大量胃酸分泌。
7. 生活規律、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儘量減少操心、憂愁。
8. 食用容易脹氣的食物易有飽脹感,對潰瘍患者並不適合。
9. 炒飯、烤肉、與年糕和粽子等糯米類製品、各式糕餅、油炸、過硬食物及冰品類,患者食用後常感不適,應盡量減少甚至避免食用。

我是心臟問題還是腸胃問題?
胃食道逆流的影響可能比你想像要大

Q:我為什麼會有胃食道逆流?
許多上班族工作壓力大,常喝咖啡提神,順便搭配甜點,晚餐往往因為加班,延後到消夜時刻才來大吃一頓,其實,這種飲食習慣、與飲食西化、多吃少動、肥胖、壓力大、懷孕,都會引起胃食道逆流。許多人因為「火燒心」症狀,一開始還會誤會而先做胸部X光、心電圖等檢查。在許多醫學中心的就診情況來看,胃食道逆流高達20%以上,罹患年齡則以30歲以上較為常見。
胃食道逆流,會造成胸部灼熱、胸悶、嘔酸水、咳嗽;有時夜間睡覺時會突然有胸痛、咳嗽氣喘等症狀;即使沒有火燒心的感覺,也會有胃酸反流整個口腔都泛着酸味很不舒服、患者吞嚥困難之餘,甚至可能出現食道收窄的情況。有些人長期下來,會有慢性咳嗽、聲音沙啞、喉痛、哮喘、喉嚨硬塊(在沒有腫塊或異物的前提下,喉嚨卻總似有東西頂著)。

治療方法建議:

治療方式可分三大類:
生活型態調整、內科藥物治療、外科手術。

生活型態的調整:
盡量三餐定時定量、且不要超過八分飽、盡量不吃宵夜、要減重、少穿緊身衣服或束緊皮帶、睡前2小時勿進食、躺臥時床頭宜墊高15至20公分、戒煙。

飲食原則—避免食用下列食物:
NG食物一覽表

用藥:
抑制胃酸的藥物如質子幫浦抑制劑,有需要時,則給予增加腸胃蠕動藥物,和提升下食道括約肌壓力。

最後,當藥物治療失敗或效果不佳時,可以考慮以手術,或其他方法如內視鏡治療來改善。

成年人比嬰幼兒更需留意的乳糖不耐症

台灣等亞洲人大多不耐乳糖,但可別犧牲掉這類的營養!大部分的嬰幼兒的小腸中都具有消化乳糖的酶,但隨著年紀增長,從2歲開始,小腸乳糖酶基因的活性會逐漸減少。因此,有許多人會吃了含乳糖的食品後就開始脹氣、絞痛、腹瀉、那麼你可能有乳糖不耐症。但可不要因為這樣就把乳製品與牛乳從飲食中完全剔除,這樣會失掉鈣與維生素B2。可以利用優格與乳酪等發酵乳製品,每次飲用的牛乳量不要太多,例如:添加在玉
米濃湯中,避免空腹食用。如果症狀仍相當嚴重,就改用其他含鈣量豐富的食物。

有「痣」難伸啊!面對痣瘡,別再難以啟齒

孿生兄弟──便秘與痣瘡。
便秘是指糞便乾硬,排便困難與痛苦。痔瘡則在50歲以上的人,預估半數都有「痣」難伸,許多人會覺得難為情,而拖延就醫時間。

痔瘡可以分為「內痔」、「外痔」及「混合痔」,具體的位置則是以齒狀線來做區分。為什麼會得痣瘡?目前醫學上主流看法是因為肛門內壓力,使得肛門直腸靜脈擴張及
曲張。而造成肛門壓力上升的原因,則以長期便秘為最常見。

有「痣」之士們,別再「邊上廁所邊看書」了!痔瘡的治療首重改善排便習慣,關於生活型態的調整有下列建議:
1. 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
2.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咖啡、可樂、酒類等飲料應避免食用過量。
3. 多補充水份,蔬果汁對排便也有幫助。
4. 保持適度的運動。
5. 勿時常久站、久坐,必要時可以變換一下體位。
6. 控制體重,以減輕下肢的負擔。
7. 許多人視「邊上廁所邊看書」為愜意的時光,自然就久坐馬桶。小心!這會使痔瘡惡化。

沒有症狀或偶有出血的初期,可藉著多攝取水分、蔬果、適度運動,配合醫師開立的軟便劑及痔瘡消腫藥物,而得到改善。而對於較嚴重的痔瘡,可以在門診接受內痔的「橡皮帶結紮」,利用簡易的器材將橡皮帶套在痔瘡根部使其自然壞死脫落。至於更嚴重的情況,才會需要手術方式來將痔瘡切除。

總而言之,消化系統是維繫身體健康的重鎮,許多腸胃狀況常常是壓力所引起,研究指出,這些人普遍具有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生活步調急湊等,因此,好好愛自己──找尋宣洩壓力的合適管道吧!如果再有任何不適,那麼,無論怎麼嘴饞,都還是要讓自己盡量調整飲食習慣,並及時準確地尋求專業醫療的幫助,這樣,才能繼續健康「品味」人生,享受美食!

痔瘡種類示意圖

 

你知道嗎?

我們的營養現況──亞洲最差?!
肥胖是萬病淵藪,而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肥胖工作小組統計指出,2005年到2008年,亞洲國家民眾過重與肥胖比率,台灣奪冠,男性肥胖比率更是第二名的新加坡「高攀不了」。依據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蕭寧馨教授研究指出,在營養攝取方面,維生素與礦物質攝取不足,普遍偏低的有鈣、鎂、鉀、膳食纖維、維生素D、葉酸與碘營養。

我們醫療進步與福利建全時…「癌症」與「高血壓相關」的死亡人數,竟逐年攀升!
國人疾病轉型可謂「一波多折」,五十年前,台灣的疾病以急性傳染病為主,三十年前開始,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與癌症,部份有逐年上升跡象。

衛福部呼籲:健康三殺手──肥胖、飲食不健康、缺乏運動!
除了前述兩點之外,衛福部於2014年公布的「缺乏運動排名」,我們與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其中會員國超過一半躋身世界銀行「高收入」經濟體)30個會員國相比,男女分別又奪下第二、第一名!

你的飲食指南──是「金字塔型」?還是「先吃再說,反正疾病總會獨漏我」?
現在的台灣的飲食指南,從2011年開始,已修正為「梅花圖樣」,並加入了「水」與「運動」這兩種概念。

「外食一族」如何保健?
事實上,大部分的外食族,都熱量超量了!首先,對於外食最常吃的便當熱量的基本認識,舉例來說:五色養生便當、焢肉便當、炸雞腿便當,熱量分別約是500Kcal、900Kcal、1300Kcal,但一位成年女性需要的熱量大約2000Kcal,一餐的便當若不慎
選,就已直逼全天所需熱量,更別提餐後人手一杯手搖飲料的熱量了!

吃素會更好?
越來越多人選擇吃素,20 11年時,衛福部首度推出此一族群的飲食指南。吃素的人,需特別注意蛋白質、B12、維生素D、鐵吸收的食物搭配等。茹素者飲食指南如下:
依據指南擇素食,食物種類多樣化
全穀至少三分一,豆類搭配食更佳
烹調用油常變化,堅果種子不可少
深色蔬菜營養高,菇藻紫菜應俱全
水果正餐同時用,當季在地份量足
口味清淡保健康,飲食減少油鹽糖
粗食原味少精緻,加工食品慎選食
健康運動30分 ,適度日曬20分

以上的幾個事實告訴我們:物質缺乏的昔日,我們的健康反而不成問題,然而,不虞匱乏的富庶今日中,我們卻要面對慢性病與癌症的脅迫。那麼,若想完全依賴醫生的隨時診療,跑醫院如同跑廁所一般,恐怕絕非幸福日子的選項;因此,每個人面對自己生
活品質的關鍵──「日常保健」,責任可不是「等到生病了再說」!

現在,一起來算算你一天需要多少熱量,以及到底該怎麼吃才對吧!

腹腔鏡減重手術

■ 醫務發展室 施孝龍專員

肥胖症已成為全球性的流行病,大家都知道病態性肥胖會引起健康惡化,包括國人熟悉的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常見的減重方法為藥物減重、飲食控制等,但大多數人會遇到的問題就是『復胖』或是減重效果不佳,這就是所謂的溜溜球效應。

體重反覆的上升、下降,不但對減重效果不好,且對健康又有危害,而如何給予病態性肥胖有效而持久的治療,是一個嚴肅的健康問題,外科手術是目前對病態性肥胖唯一的治療,也能有效治療因為肥胖所引起的併發症,如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

適合對象

• 身體質量指數(BMI) ≧ 37.5, 或BMI ≧ 32.5 合併有肥胖所導致之疾病。
• 年齡介於18~55 歲。
• 因肥胖而明顯危及健康,以及實施嚴格監控的體重計畫達6 個月以上依然無法達成或維持減重成效的病患。
• 無主要器官功能異常,且能接受全身麻醉及手術危險者。
• 有決心接受手術減重者。
• 術後可配合醫療團隊衛教者。

手數種類

• 胃縮小( 胃袖狀切除):
利用腹腔鏡方式切除部分的胃,留下約1/3的胃,容量大約80-100cc.,可減少饑餓感及減少進食量,達到減重效果。

胃縮小

• 胃摺疊:
利用手術針、縫線將胃的大彎處向內褶疊縫住,使胃容量減少、降低食量,以達到減重效果。胃摺疊

• 胃繞道:
利用腹腔鏡方式將胃部分成兩部分,留下大概20~30cc 容量,繞過部份腸道直接與小腸接合,達到減少食量及降低吸收之目的。研究指出,胃繞道可確實緩解因肥胖引起之糖尿病問題,進而提升生活品質。胃繞道

減重手術比較
減重手術比較

糖尿病與旅遊

糖尿病與旅遊■ 糖尿病衛教師 賈鎮芳護理師

交通工具的發達,使得人與人、城與城、甚至是國與國的距離,大幅的縮短。近幾年國人旅遊的熱潮蔚為風氣,對糖尿病個案而言,面對旅遊,常有裹足不前之憾。其實,糖尿病個案只要在旅遊前作好行前準備,一樣可以快樂出遊,以下將介紹糖尿病個案面對旅遊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1. 請與主治醫師諮詢,申請一份中英文診斷書及處方影本,以防旅遊途中生病時,可提供當地醫生做醫療處置上的參考。
  2. 請與主治醫師諮詢,依旅遊天數準備雙份的藥物。分裝起來,由自己及同行的家屬或朋友隨身攜帶,以防不慎遺失時有備用藥物可用。
  3. 請與營養師諮詢,依旅遊地點,學習如何拿捏當地飲食及注意事項。
  4. 準備血糖機,提供旅遊期間隨時監測血糖狀況。
  5. 準備低血糖物品,如糖果( 包)、餅乾,防範延誤用餐時可用。
  6. 準備兩雙舒適不磨腳的鞋子及棉襪數雙,長時間步行時可替換使用。
  7. 針對旅遊地點,可諮詢旅行團及上網查詢相關資訊,了解當地時差及氣候變化,準備合宜的衣物,避免溫差及時差的變化,造成身體不適影響健康。

以上七要事為糖尿病個案,出門旅遊前應注意事項,只要旅遊前作足準備功課,平日血糖控制穩定,您只需帶著一顆放鬆的心境,您的旅遊也是一場豐富的健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