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傷中復原

20150906
■ 心理健康中心 林允中 臨床心理師

記得一次在餐廳吃飯時,看見老闆的手上有一道又長又深的傷疤,好奇問了才知道這道傷口的故事,聽他敘述著921 地震的當晚,家裡從2 樓變成B1,地震前因為孩子哭泣,一念之差把她拉近了幾公分就近照顧,當時還是小嬰兒的女兒才幸而沒有被梁柱壓到,最後獲救,老闆強壯的手臂雖然擋在掉落的屋頂和太太之間,但太太仍不幸的離開了。至今已經過了16 年,女兒當然不會有記憶,而老闆講述這件事情時,似乎已經沒有太多的難過感覺,也能談起現在的生活,面對親人的離開,可能時間真的能沖淡一切,回到平衡的狀態,但在當下想必是非常的痛苦和難以接受,我在那次並沒有打算去隨意觸碰這樣的心理傷口,只是很想知道他是怎麼走過來的。

心理學的理論研究指出,人在面對創傷事件時,尤其是生死攸關的狀況下,一般來說會有五種階段,包含否認、憤怒、憂鬱、討價還價和接受,起初的研究認為這五階段是循序漸進的,但後來的理論卻闡明這樣的情緒其實是交互變動,一個人可能感受到非常複雜的情緒,但要走到接受的這一步,途中必定透過許多人的傾聽、支持與了解。

一般而言,創傷指的是威脅生命或身體完整性的事件,例如天災人禍所造成的重大事件,像是地震、海嘯、車禍、意外事件等等。一件重大事件的發生,最首要的還是外在資源的介入和支持,包含急救、醫療、物資及社會資源的幫助,但基本的生命安全需求維持住之後,研究和臨床上經常發現,每一個人對創傷的感知,因應方式皆有所不同,遇到同樣一件事情的反應可能大不相同,有些人能夠從逐漸走出來回到原本的生活,有些人則不斷的陷入情緒的風暴中,甚至用藥物或酒精麻痺自己,影響到生活作息、人際關係、工作等等有重要意義的領域,箇中差異來自於創傷嚴重度、個人挫折忍受力、支持系統是否足夠等因素。

人是有感覺、記憶和情緒的動物,在強烈的情緒感受下,記憶內容會變得更栩栩如生,如同一部電影在眼前播放,這樣的大腦設計是要為了讓人能記取教訓,避免接近相似的危險情境,此種能力也能幫助我們和社會上其他人互動、溝通和合作,但若受到過強或過大的刺激,一個人的身體、心理又沒有足夠的資源去應對時,很容易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若到網路上搜尋即可以找到此症狀的診斷標準,包含三大特徵:創傷事件透過惡夢、痛苦記憶闖入等方式持續被再度體驗、一個人持續逃避相關的情境,變得麻痺或疏離、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認知和情緒上的負面改變。但由於人的心理表現可能經常不斷的變化,又有些人能夠非常壓抑或顯得若無其事,因此辨識出高危險群就是很重要的工作。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觀察和詢問,若看到對方的表情眉頭深鎖,甚至哭泣,不妨花一點時間聊一聊提供支持,透過情緒的抒發就能讓人更有動力往下走,有時候就是分享彼此的關懷,讓人多撐過一段時間,慢慢找到事件對生命帶來的意義,在各個重要領域用新的價值觀重生。聽到老闆對自己廚藝的自信神采,我相信再怎麼深的傷口,都能靠著堅強的意志力慢慢復原,甚至綻放出更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