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基長期照護的特質 -維護長輩的尊嚴

「在白髮的人面前你們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華。」
(利未記十九:32)

■ 文.老漁夫

有人問我,你們的長期照護為什麼說是服侍善工而不是服事善工。我的回答是:按照當初接受北歐挪威長照的設計,我們對長輩照護的核心精神是(Diakonia)服侍,不是只有(Serve)服事。是如同主耶穌在最後晚餐替學生們洗腳的服侍。這根基於埔基的院訓「愛鄰如己」。整個精神貫徹到所屬機構,從醫療,宣道一直到社會服務都是一貫的。在地終老,我們都知道,大家都在談。但長照的最高體現更在於使我們的長輩能在地「尊嚴」終老。這是埔基推展社區長照很重要的特色與目標。也是「服侍」與「服事」的不同的地方。 繼續閱讀

概述病人「自主權利法」

■ 法務專員  洪銘洲

104年12月18日晚上8點40分,立法院正式完成三讀,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此法為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之專法,全法共十九條,其內容之重點為:具完全行為能力之意願人可以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機制,事先立下書面之「預立醫療決定」,可以選擇接受或拒絕醫療,再於健保卡中註記,便完成醫療選擇之預立,此法施實日期,特別規定為公布三年後。
因此依據病人自主權利法之規定,在立下預立醫療決定前,必須先經過醫護團隊、當事人、及家屬三方都在場,在心平氣和及理智清楚情況下,共同去討論預立醫療照護。我們自己是否曾問過這樣的問題:「如果自己因車禍或中風變成植物人時,是否願意讓醫護人員進行CPR急救?」,而現在可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過程來協助我們人釐清自己的醫療決定,此是《病人自主權利法》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然在進行醫療照護諮商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會進行全面的衛教,讓病人及家屬對於各種醫療行為的影響,都有初步的認識,以能進行下一步應作出的相關判斷。
醫師、病人、家屬三方在場
病人自主權利法第九條規定,在立下預立醫療決定前,必須先經過主責照護醫療團隊成員、病人、二親等內之親屬至少一人及醫療委任代理人等三方都在場,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讓病人和家屬都能全面地了解各種醫療措施,並充分的與醫師及相關團隊的人進行討論,以進行接受與否的決定。而任何心智健全的完全行為能力人,都能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因此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範圍很廣,不只是急救,甚至包括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輸血等,一切治療行為,都必須讓病人能夠詳細瞭若指掌,其各種醫療行為對身體所產生的作用,主責照護醫療團隊成員都必需向病人及其家屬進行說明,以利病人及家屬進行預立之決定,因適用範圍較廣,不限於末期病患方能啟動,因此該法為公布後3年實施,使醫院有較長的時間進行調整與摸索。
認清自己,體驗人生
醫療照護諮商最重要的是在醫護團隊及家屬的協助下,要讓病人有機會認清自己的生命價值,協助病人對生命做出判斷。
然而就醫療照護諮商而言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於安寧共照團隊便已廣泛的使用,安寧共照團隊成員會邀請病人、家屬和醫療團隊一起對話,除了讓病人了解整個癌症治療過程對身體照成的影響外,也同時讓家屬有心理準備去面對親人的離別。因此透過三方會談,不僅能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也同時幫助病人做到所謂「4道人生」,即為「道謝、道別、道歉、道愛。」我曾經與一位阿公進行會談,他說:他走時想穿上太太親手打的背心,還有另一位病患說,他想找一位50年前的老同學,因為『小時候會共同買一瓶汽水一起喝,而他都只喝一點,其餘都給我喝,我真的很想跟他說謝謝』,所以能協助病患圓滿地走完人生路程,才是完美的治療,然而醫院如何進行醫療照護諮商,其相關的諮商內容如何進行,需進行何種記錄,各家醫院之作法為何,且健保卡如何註記,註記那些項目,仍需於未年三年進行不斷的討論,方能將病人自主權利法之作法,落實於醫療處置行為當中。■

從環台醫品競賽活動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

■ 醫療品質部副主任 游玉緣

台灣環台醫療策略聯盟協會(簡稱環台聯盟)於90年4月12日成立,加入原則為「除直轄市外,各縣市只有一家聯盟醫院」,目前已經有17家盟院,透過結盟達到資源共享、學術交流、臨床合作等目的。本次有幸協辦環台醫品圈的活動,自然從各盟院無私的分享中學習不少,不管是改善手法的應用或是盟院展現出來的團隊合作。 繼續閱讀

預防失智秘訣

活到老 學到老 老友老伴不可少
多動腦 沒煩惱 天天運動不會老
深海魚 橄欖油 蔬果豆穀來顧腦
保護頭 控體重 血壓血糖控制好
不抽菸 不鬱卒 年老失智不來找

■ 社區護理組  劉馨蕙  個管師

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因此如何預防失智症就成為大眾關心的議題。在現今預防失智症的研究中,多數以阿茲海默症為主,而隨著失智症研究不斷的進展,我們也越來越瞭解有助於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因子。民眾應積極在生活中增加大腦保護因子(趨吉),同時減少危險因子(避凶),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甚至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趨吉( 增加大腦保護因子)
【多動腦】
研究顯示,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都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近5成。民眾應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以增強腦細胞間有效的神經鍵結,並儲備大腦認知功。
建議:
保持好奇心、接觸新事物、參加課程、學習新知
閱讀書報雜誌、寫作、猜謎、打橋牌、打麻將、益智遊戲
繪畫、園藝、烹飪、縫紉、編織
規劃旅遊、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
【多運動】
每週規律地從事2次以上的運動,對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都有保護作用,其相對風險下降近6成。
建議:
維持每週2~3次以上規律運動的習慣,如走路、爬山、游泳、騎自行車、健身房、柔軟體操、有氧運動、瑜珈、太極拳、元極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採地中海型飲食】
地中海飲食被證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某些癌症的風險甚至是整體死亡率,同時阿茲海默症發病的相對風險下降約7成。
建議:
多攝取蔬果、豆類、堅果、未精製穀類(維生素C、E及 B群)
使用橄欖油等未飽和油脂來烹調或調拌沙拉,少食用飽和性脂肪
多攝取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之魚類)
不建議喝酒;有飲酒習慣者可飲用適量葡萄酒,但切勿過量。
*目前不建議長時間、高劑量從飲食以外的來源進行補充維生素或深海魚油,以免過量而造成副作用。
【多社會互動】
研究顯示,多參與社交活動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4成;孤單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2倍以上,孤單的生活方式其認知功能退步速度比較快。
建議:
努力保持社會參與、和人群接觸,如參加同學會、公益社團、社區活動、宗教活動、當志工、打牌等,都有助於增加大腦的血液灌流量,降低失智症發病之風險。
【維持健康體重】
中年時期肥胖者(BMI≧30),其阿茲海默症發生的相對風險上升3倍,過重者(BMI 介於25、30之間)升高2倍。老年過瘦(BMI ﹤18)失智風險亦提高。
建議:
避免肥胖、過重或過瘦,維持健康體位(18.5≦BMI<24)。老年人不宜過瘦。
※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避凶)
【三高 (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腦中風都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許多研究顯示糖尿病會造成記憶或認知的衰退。血壓收縮壓>160mmHg且未治療者,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為血壓正常者的5倍。重要的是,研究顯示控制高血壓可以降低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建議:
及早調整飲食、運動,維持正常血壓、血糖及膽固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頭部外傷】
嚴重頭部外傷是阿茲海默症危險因子之一,腦部曾經受到重創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以上。
建議:
騎單車或機車時應戴安全帽,並避免其他頭部受傷之機會。
【抽菸 】
抽菸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相對風險上升近2倍,而戒煙可降低風險。持續抽菸的人每年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較快。
建議:
立即戒菸,可尋求戒菸門診協助。
【憂鬱】
曾罹患憂鬱症者發生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研究顯示其相對風險值約為無憂鬱病史者之2倍。
建議:
以運動、靜坐、瑜珈等方式釋放壓力,並學習以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生活,接受自己、家人及同事的不完美。憂鬱症患者宜定期接受治療。

資料參考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

埔基護校 -校友憶埔基(Ⅰ)

阿公 – 我最尊敬的師長

■  埔基護校第九屆校友 島阿鳳(2016/01/19)

腓立比書4:8-9「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神就必與你們同在。」
為我們當中的師長們感謝神、神把最偉大的寶藏放在師長們身上,只有懂得尊榮的人才可以領受得到。整本聖經中、尊榮是最偉大的一項尊貴的品格之一。當神的國在我們當中時,我們自然就會有尊榮的行為表現出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