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你要去哪裡?— 淺談兒童夢遊

■ 心理健康中心 李妍荻 臨床心理師

「半夜時候,突然聽到門口有一陣騷動,急忙跑過去查看發生了什麼事,發現小小的身影在門邊晃動,孩子正準備要把門鎖打開時,父母連忙詢問『你要去哪?』,孩子轉頭看向父母一眼後,沒回應地繼續手邊的動作……」
上述的情節乍看似乎讓人感到害怕,但其實這是有時會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夢遊,夢遊是睡醒障礙症的其中一種,發病率約在1% 至6%左右,最常見於5 至12 歲之間的兒童身上。孩子在夢遊的時候,其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仍保留相當的接收能力,在其熟悉的環境裡,可以行走或做出各種動作,可能雙目瞪視或面無表情,不會回應他人的話語,亦很難被喚醒,但可能會聽從旁人引導,躺回床上去,而當孩子於隔日醒來時,會完全不記得夢遊時所發生的一切。
夢遊通常發生於主要睡眠時段的前三分之一,每次發作通常維持數秒至數分鐘,醫界普遍認為兒童夢遊跟兒童腦部發展未成熟有關,長大後大多會不藥而癒,有研究指出,三分之二的夢遊兒童在 5 年內自癒,九成在 10 年內回復正常,若兒童於長大後仍持續出現夢遊症狀,便應尋求專科醫生的協助作深入診斷、檢查及治療。
若夢遊本身對孩子未造成太大困擾的話,家長主要為注意孩子夢遊時的安全,避免其在夢遊時發生意外,例如把地面上的東西都清理乾淨、不要讓孩子睡在上鋪、鎖好門窗、陽台,將剪刀等鋒利物品放好,提高警覺,以及夢遊發生時家長不要叫醒或干擾孩子,以免孩子被嚇到。而有些孩子會在特定的某個時段夢遊,家長若發現孩子夢遊的規律性,可以預著超過5分鐘,再重新入睡,往往可以阻斷夢遊的發生。
夢遊的原因可能包括環境因素,如睡眠不足、睡眠不定時等等,或是孩子過於疲累、在睡前看了令其精神緊張和激動的電影、電視,故家長平常需養成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且提供一個舒服輕鬆的睡眠環境,如室內的溫度適宜、鬆軟的棉被,以及不要讓孩子在睡前情緒太激動,因健康的睡眠始於安穩而愉快的睡前時光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