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醫病溝通的有效性~淺談醫病共享決策

● 游玉緣 專員

1995年3月1日全民健康保險法實施以來,大大提升民眾的就醫可近性,同時也改變了一般民眾就醫的習慣。依據健保署2017年的報告,目前全國的納保率已達99%,醫療院所的特約率亦達93%,真正提供了高度可近性的照顧。
民眾在使用可近性高的醫療時,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疑慮;這些疑慮來自於醫、病之間的知識不對等、更多是來自醫、病之間因時間不夠或是技巧不佳的溝通導致。輕則造成醫病相互抱怨,重則產生醫療糾紛。根據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簡稱醫策會)建置的病人安全通報系統分析發現,超過30%的病人安全事件是由於醫療團隊與病人家屬間的溝通不良導致。另一份由衛生福利部公告的醫事鑑定案件分析發現,常見的醫療糾紛原因包括診斷過程未詳細告知、不滿醫療程序、醫病關係信賴不足、醫療知識進步,不滿醫療品質等。
醫病之間的溝通不良可能影響病人的就醫安全,從一些研究也發現,邀請民眾共同參與,讓醫病成為夥伴關係,可以增加病人的就醫安全(這也是近年來,衛生主管機關持續在努力的方向)。如何讓民眾共同參與呢?每年一次的病人安全週是一個方法;另外,近幾年推動的全人整合照護、醫病共享決策等,都是邀請民眾一起參與的好方法。
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那是什麼?
乍聽這個名詞,一定會有很多的疑問。先讓我們看看以下的場景(引用李宜恭主任案例):【急診室一隅】
醫:骨頭斷了!
家:要開刀嗎?
醫:也不一定要開刀
家:您的意思是……
醫:開不開刀都可以, 看你們的意見怎麼樣
家:醫師如果覺得需要開刀就去開刀…
醫:我覺得先不用開刀,包石膏應該就可以了
家:包石膏會好嗎?我看他很痛的樣子!
醫:包石膏應該就可以了! 如果不行,再安排開刀就好了
家:好! 既然醫師這麼說,那就先包石膏好了!
醫:待會兒我們會先幫病人打止痛針,再幫他打上石膏!

醫師與家屬之間,彼此猜測對方的”喜好”而加以配合(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樣)。病人癒後佳則雙方皆大歡喜,反之雙方都可能開始產生內心衝突:有沒有什麼是當初彼此沒有說的(如病人端的潛在疾病或家庭支持,如醫療端的治療副作用及注意事項…)。如果在事前透過醫病共享的思考模式,讓醫病雙方在溝通之後共同做出對病人最適合的處理方式,則彼此的衝突或可減小。
那麼,什麼是醫病共享決策?簡單的說,就是希望提供一個相對好的思考模式及輔助工具,幫助醫病雙方在高度醫療不確定性之下,做出對醫病雙方最佳的選擇。它的操作型定義(Charles在1997年提出):(1)至少有醫師和病人雙方共同參與,(2)醫師提出各種不同處置之實證資料,病人提出個人喜好和價值觀,彼此交換資訊討論,(3)在醫病溝通討論,共同達成最佳可行之治療選項。換言之,它有三個重要的元素:知識、溝通、尊重。醫病共享決策與傳統的衛教不同;簡單的說,傳統的衛教或者是同意書是決定後,單方面由醫護人員對病人說明「希望病人知道的內容」,而醫病共享決策除了「希望病人知道的內容」之外,另外提供治療與選擇的比較、最大的不同則在於引導病人說出自己的考量與意願,最後才由醫、病共同做決定。
所有的醫病溝通,都需要使用醫病共享決策嗎?
其實,醫病共享決策並不適用在所有的治療或檢查,如果已經有醫學上的證據,顯示某種治療的效果及副作用均優於另外一種時,就不適用。但有研究指出,使用醫病共享決策工具或溝通手法的病人,無法做決定的比例降低了34%,換言之,病人或家屬肯定這個方法幫助他們更可以更明確的做決定。
那麼,身為病人的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簡單的說,就是「問問題、說考量、做決定」。
問醫生我的身體怎麼了、有什麼治療或檢查的方式、這些治療或檢查的優缺點。
說出自己最在意的事,常見的有經濟考量、照顧支持、舒適度、治療或檢查效果等。
問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做決定了。
往後,當醫護人員邀請您一起參與自己或家人的治療或檢查決策時,不要再說「醫師,你是專家,你幫我決定就好了」。畢竟,醫療人員是專家,病人也是自己身體的專家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