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上帝沉默的壓力

■  身心醫學精神科  柯毅文  醫師

壓力不容易定義,一件事對個人而言是否可稱為是壓力,因個人體質、人格特質和文化薰陶而有所不同;壓力事件來時,如何面對、如何自處,也和個人、社會、家庭甚或國家世界的資源有無有關。因此,小朋友可能因為學校受挫而走不下去,年輕人可能為了人際因素看不到未來,成人可能為了事業而想不開;林林總總許多生命如何繼續的困境,一般局外或局內人其實不易了解,所以,討論個人壓力的問題,首先我們必得承認的是,對於認識一個人和他所承受的各種壓力,我們不會有完全的認識,對於壓力的理解,我們唯一可能的方式是,安靜的傾聽。解決的辦法通常不明朗,但是至少要知道是困難,才能真實的面對。
雖然如此,大部份讀過希伯來聖經中約伯記故事的人,大約都會承認,約伯承受的壓力真是大,約伯在短短時間內,從一個敬畏上帝、行為嚴謹的好人,身體健康、家境富裕,卻遭遇飛來橫禍,突然之間全身從頭到腳長了毒瘡、兒女過世、失去所有的財產,接下去的發展想必讀者都會有似曾相似的感覺,先是家人質疑他信仰的真實性,後有朋友來安慰他,卻演變成對苦難原因的探討和解釋,用「賞善罰惡」來說明世上上帝的作為。
大凡壓力,我們可先分辨究竟此壓力是大略發生在人生的那一個層面,一個可能是人的欲向受挫,所謂欲向,是指個別感官的需求,譬如說,人的嘴需要有食物餵養,人的身體需要保暖,人有性慾需要滿足,這是人生物層面的基本需求。生物層面的要求在心理意義上也很重要,父母是透過照顧餵養兒女來表達傳遞父母的愛。世界大戰期間,有人詢問小兒科醫師和心理治療師溫尼考特,有關要為被戰火蹂躪兒童做的最重要「心理」工作是什麼。溫尼考特回憶道,「我的回答是,『給他們食物。』有人再問我,『我們不是指生理上,我們說的是心理上的。』但我仍然認為,在適當的時機供應食物,是在照顧心理上的需求。說穿了,『愛』必須用生理形式來表達。」
另一個層面是人的意向可能會受挫,意向指的是以一個人整個人來看,他要完成什麼事情,成就什麼計劃。在人世界講意向,重要的事是,它有主客觀的限制因素,不一定能完成。一個人有好的意向,想要博施濟眾,一則現實世界不一定能完成,再則不一定外界會有這樣的需要,(如果外界無此需要,還堅持要做,可能只是因為自己內心的需要。) 一個人就算有全然的愛,想要愛一個人,但對方也不必然有相同的意向而樂意接受。耶利米書記錄先知所述上帝的話語,「我-上主要拆毀我躲建立的,拔除我所栽種的。我要這樣對付大地。你想要為自己成就大事嗎﹖別作夢!」
第三個層面恐怕不容易講,那就是人的志向,也就是人立志要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沒有利害關係的考量下,一個人要能肯定什麼是豐富的生命。馬太福音記載耶穌的話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這一句有些許爭議的話,我認為如果指是人的志向,那就可以理解了。
幸或不幸,在約伯的年代,人們還沒有「發現」諸如急性壓力反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憂鬱症等等疾病名稱,生命文化和信仰的問題還不是醫學的問題,所以約伯的景況需要嚴肅的面對。在約伯和朋友們冗長的辯論之後,上帝最後評論說,約伯朋友們議論我的話不比約伯說的正確,因此我們大可忽略朋友們講的話,專心體會約伯如何面對議論上帝。朋友們說的是無知的語言(約伯42:3),企圖在上帝隱而不現的時候,用賞善罰惡等規則來定義上帝臨在世間的方式。
人生有看不到上帝的時候,如義人受苦、孩童受難、如地震如海嘯、如種族屠殺、如飛來橫禍,這些人生經驗或許都可稱為是上帝缺席沉默的經驗。約伯面對這樣巨大的壓力,勇敢面對,呼應聖經詩篇和先知書中很重要的哀歌傳統,生命中確實有時候,虛空沒有上帝同在,沒有確信、沒有樂觀的理由,也看不到未來的可能性。上帝的不臨在是很實在的經驗,無可否認,而約伯,如同詩篇哀歌作者,抗議抱怨人們需要祂時,祂卻不在場的這一位上帝,進而要求上帝的臨在,約伯願意面對生命困難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