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養科 蔡雅臻 營養師
天天都是紀念日,餐餐都合理聚餐,現代人生活忙碌,但是對於飲食方面還是有一定要吃到夠本才能罷手、才能滿足的堅持。傳統的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天吃飯的世代日常三餐多以在地、當季食材以簡單的飯配蔬菜和少許豆、魚、肉、蛋類,其中熱量約有近70%是由穀類攝取而來,足夠的身體活動也讓澱粉能夠順利的分解,變成能量讓身體利用,加上從前未強調食物精緻化,穀類大多由富含纖維質的全穀根莖類而來。但現在飲食文化三大營養素中攝取醣類偏低(糖類除外),油脂及蛋白質比例過高,低活動甚至不動的工作性質,日積月累慢慢產生了許多代謝異常的文明病。
清帝乾隆飲食節制,喜歡吃豆類,晚年好魚《中央社 2014/2/4》。「過量的飲食會造成身體不舒服!」佛教《法句經故事集》。第十戒勸勉信徒「不要貪心」。
從前人的智慧流傳必有他的好處在,當今速食店遍佈及商店激烈促銷手段,讓很多現代人的飲食,不覺中攝取量大於身體的需要,大份量購買不僅養大了胃口,當食物快超過保存期限,丟掉的比例也增加,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浪費。
「全球有8億以上的人口營養不足正饑餓著…有人覺得驚訝,有人覺得嘆息,可能也會有人覺得事不關己…然而我們是否想過糧食危機除了自然成因之外,人為因素更是元兇…」《全球糧食與飢餓問題》。我們理所當然的吃著來自國外的食品,例如︰巧克力,但並沒有想過這些食品,是由一輩子努力種植才能賺取微薄收入的農民而來,而且他們並不知道所種植的農作物,最後將是一種比他們收入高上許多的奢侈品。除此之外食物來源經過長途的運輸過程,將帶來更多對環境有衝擊的二氧化碳產生,不知不覺中我們也成了地球暖化的幫兇。
在台灣每個季節都有非常多的天然食材,為了身體健康,我們不應該只聽從過多的慾望,適量節制飲食,必定能為身體帶來比當下短暫滿足,更有價值的成就感。選擇當季在地的食材,不只營養滿滿,同時也能減少因為食物高旅程,所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因為餓了,我們才會急著好好去吃一頓,餓了去吃飯,每一道菜都是香噴噴的!」《台灣飲食文選Ⅱ》。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 箴言 4︰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