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日,台灣戲劇泰斗――
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因不敵大腸癌而不幸
逝世,時間回溯至確診罹癌日2010年3月,當時,
醫師宣判:已是第三期……
2003年底,金鐘歌王楊烈因連續血便
數月,原本醫生說是痔瘡,但就醫用藥仍未好轉,在
聖誕夜那天,他在另一家醫院的檢查螢幕上,親眼看
見一串像葡萄的腫瘤,證實罹患大腸癌……
而飲食一向注重健康的人也
同樣難以倖免。一向少肉多蔬果的慈善
界大老柴松林教授,相當意外地機緣下
發現自己大腸中有「大腸腺性息肉(腺瘤)」
,而腺瘤發展成大腸癌的機率亟需重視,
因而立刻切除……
■ 文 · 大傳中心
奇妙的是,執刀的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吳志雄,因平日極為忙碌,但被同事提醒之下,也做了大腸鏡手術,竟也發現有大腸息肉,而提醒他的同事,正是北醫另一任院長潘憲,他多年為患者進行大腸鏡檢查,某次在太太因不敢進行這項健檢而隨同一起,在生平第一次的大腸鏡檢查中,竟也發現息肉……
有人及早發現而及早預防性治療;有人待症狀一出來即就醫,但臨床證據顯示,這往往已是大腸癌三期以後;也有人不敵病魔逝世。然而,這絕非活在放大鏡下的名人專利。
台灣社會大腸癌人數超過六年都是國內癌症人口數第一位,這幾年因大腸癌而死亡的人數每年達到五千人。
國健署長邱淑媞說,「大腸癌患者多,與國人愛吃紅肉、少吃蔬果的飲食習慣有關」;而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建志也指出,「飲食西化是主因」;西化指的是甚麼?許多研究具體說明了這點,傳統以「植物性食物──米飯、多菜、配點肉」的飲食習慣,已逐漸轉變成以「動物性食物──肉、奶、與高油脂的速食」
為主的西方飲食。
潘先生正值壯年,任職於民間機構的高階主管,雖然平時看似呼風喚雨,但從小就有各樣的腸胃狀況,時至今日都是揮之不去的夢靨,壓力大就胃痛或脹氣、緊張時就拉肚子、在開不完的緊湊會議中還會聽到肚子咕嚕咕嚕發出聲響,讓他面對重大決策或出國洽公期間都備感困擾。這統稱為大腸激躁症,國民健康署指出「反覆或持續發作,但在接受治療後『仍無法完全改善』,難以找出解剖學病變、和生化學異常來解釋的腸胃狀況,都可歸類於此」。根據衛福部的統計指出,國人患有「大腸激躁症」估計一至兩成,女性與男性比例是2:1。然而,隨著台灣發展躋身已開發國家之林,生活步調益發緊張,未來這類病人在醫療臨床評估上,會有增無減。
事實上,現代人一日進食時序的寫照,往往是一早匆忙地趕著上學與上班,等到忙了一圈能坐下來吃早餐已是十點後,所以,午餐自然延到下午茶時分才吃,等到好不容易結束一天了,再好好吃頓豐盛的晚餐來犒賞自己。因此,有人形容,腸胃系統真是全身最受冷落、又最受關愛的器官;忙碌時不吃飯、忙完時又呼朋引伴去吃頓好料的慰勞自己一番、逢喜慶節日又毫無節制地大吃大喝,它不抗議還真是無法讓人學到教訓!
其實,衛福部公布的101年醫療費用統計與分析中指出,女性以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居首、消化系統疾病次之;而男性則以呼吸系統疾病居首、消化系統疾病次之;以開銷來看,個人醫療費用中,消化系統疾病就花費了1030億元,比起96年的935億元,足足上升了95億元。看來,「先吃了再說!總不會死吧!」「反正我鐵胃一族,忙完再吃應該不會怎樣!」的想法,可能不只使自己健康亮紅燈,也消耗了納稅國民大筆的錢。
有趣的是,食物透過人體的「消化系統」,經過消化、吸收、利用的過程,雖然是身體時刻上演的生理現象,但大部分的人除了陌生,甚至還懷著一廂情願的幻想,舉例來說,多吃一口又會怎樣?!吃進去食物的「營養成分」是甚麼?這碗「米飯」,腸胃怎麼消化→吸收→轉化成「能量」?
本期的刊物,我們重點討論「吃」與「健康」之間的關聯,同時,編輯台整理了最困擾大家的腸胃疾病中的關鍵評估指標、與相關檢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