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護理之路 ─ 黃世馨 護理師

世馨-1

在埔基工作一眨眼已經13個年頭,身為南投人,打從護理學校畢業,一心就只想著回來家鄉服務,所以一畢業就直接來埔基應徵,感謝上帝願意給我這樣寶貴的機會,揀選我,讓我能順利在埔基服侍。
一開始我從未想過自己會在人人都避之唯恐而不及的急診室工作,或許上帝已經安排我必須經過這樣的試煉,讓我在各方面都純熟之下,又在適當的時機轉換跑道到了護理之家,從一個急驚風變成一位慢郎中,這中間過程的確讓我付出很多心力去適應,一般人或許認為我都待過急診室了,還有什麼大風大浪沒見識過,但我轉任護理之家的前幾個月的確一度有了退縮的念頭,在急診室雖然上班的時間是繃緊神經,上緊發條,隨時隨地都好像需要打一場硬戰一樣,但是團隊間的合作,往往緊急個案處理來的快去的也快,再怎麼忙碌,也是那短短的八個鐘頭,下班後依舊是無事一身輕,因為急診個案的特性,也是主要解決急性問題為主,但這在護理之家可是截然不同,在護理之家才真正開啟我發揮護理獨立專業開始,我想這讓說法大家跌破眼鏡,但只親身經歷才能體會這箇中滋味。
護理之家雖然長輩大多都是照護問題非疾病因素入住,或許因為是醫院附設護理之家,所以收置長輩的特性及病嚴重度相對都較高,依賴程度也高,9成以上皆須仰賴他人完成生活自理照顧,除了要照顧個案生活自理需求、還有因疾病導致身體不適的問題更要顧及心理的需求滿足,常常都要釐清個案訴說的不適,是身體病痛,或與心理因素有關,聽懂長輩話語中背後的意義,或許是想念家人,家人很久都沒來探望,想獲得多一點的關懷及關心。
所有長輩的吃、喝、拉、撒、睡,在護理之家都是重要的,有時長輩為了一條習慣使用的毛巾而堅持,有時為了護理人員先發藥給其他長輩而拗脾氣,不僅這些,還要涉及到長輩與家庭成員間的聯繫、經濟上的補助需求、回歸社區連結網絡……等。
印象深刻的是曾經有一位失智、長期洗腎的阿嬤,剛開始入住時,因為失智,便溺後常常玩弄,搞的自己及環境髒兮兮,生起氣來還會捏工作人員,但是她卻只認得我們護理之家的工作人員,家人在入住後幾個月因遇到過年,家人想帶著長輩回家住幾天,原本請了三天的假,沒想到當天吃完團圓飯就被家人再送回護理之家,家屬訴說著長輩回到家裡過沒多久,就一直嚷嚷著要回家,家屬很納悶,一直告訴長輩,這裡是妳的家啊,沒想到長輩還是一直說要回家,在家還發了一頓脾氣,因為家人沒有照顧失智長輩的知識及技巧,所以提前回到護理之家,沒想到長輩一回到護理之家,長輩轉頭告訴她的兒子,我到家了,你可以回去了,這時家屬才恍然大悟,原來長輩說的家,就是護理之家。久而久之家人因為它失智及行為問題,久久才來探望一次,然而她因為末期腎衰竭已經進入末期,臥床,插著鼻胃管,因為時好時壞,精神較好時就一直拔除鼻胃管,因為也不想因為這樣而約束她,擔心她會更加生氣及沮喪,讓工作人員想盡辦法滿足她需求及注意力,精神狀況不好時就躺在床上張著虛弱的雙眼看著我們,終 究還是要接受進入人生最後階段,家屬間商量,因為傳統習俗因素,想讓長輩在家裡往生,經由安寧團隊評估長輩已進入瀕死期,與家人討論後決定讓長輩返家,在雙方都準備妥當後長輩回家了,誰也沒料到在清晨兒子撥電話到護理之家,表示個案回家後一直很混亂,也很躁動不安,一直安撫她都沒用,護理人員也詫異,因為安寧團隊醫師也判定在幾小時長輩就會往生,沒料到竟然撐了十幾個小時,最後與家屬討論,叫救護車從家裡又載回護理之家,一進到護理之家,回到長輩原本居住的房間,叫喚著阿嬤,握住她的手說著:「阿嬤,知道妳辛苦了,已經回到家(護理之家)了,妳看看這裡是妳的房間,我們都在妳的身邊,不要怕(台語)。」家屬也看著長輩逐漸平穩,大概隔了5-6個鐘頭,阿嬤安詳的在護理之家往生了。
護理人員在護理之家不僅僅是一位服務提供者,也是長輩的健康管理者、協調者,因為大多數長輩不乏多是臥床、中風失語、失智所以我們更是他們的代言者,在這裡工作的人員需要有細膩的心思及溫暖的眼神,用心、耐心、細心、愛心,這樣造就了護理之家如同自己家般溫暖,在護理之家有太多故事,這些故事是工作中與長輩堆砌而成,讓我的生命更加豐富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