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歲月

■ 公共關係室主任 許安琪

沿革
若將南投深山比喻為「醫療沙漠」,那埔里基督教醫院的創建則是他們的綠洲,六十年來,默默耕耘,慘澹經營,無怨無悔替深山居民服務,寫下山區醫療史輝煌的一頁。埔基的歷史也是台灣醫療史的縮影,從當初的竹仔厝病院,發展至今天擁有約四百床的醫院,這一切都是歷年來全院上下員工辛勤努力的結果,回首這五十年來埔基的歷史大概可分為四大時期。

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時期(1956-1957)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百業蕭條,偏遠農村地區更是物資匱乏。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宣教士,有感於一位傷心欲絕的原住民母親,親手埋葬十位子女的悲慘景況;因為生活貧窮無處就醫的困境,使得嬰兒來不及長大的問題成為她心中重擔,乃憑藉信心倚靠上帝,自美國募款,於埔里鎮中山路1030號,建造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此為埔里基督教醫院的前身,民國四十四年十月完工,四十五年一月十六日舉行開幕典禮。邀請照顧貧病患者不遺餘力的謝緯醫師(牧師)擔任第一任院長,開啟台灣山地醫療先河。創辦人之一挪威籍宣教士徐賓諾護理師回憶選擇埔里設立山地中心診所原因,因為埔里鎮位於台灣的中心點,同時擔任原住民山產農作物的交易集散地,附近山區有兩萬餘位原住民。

埔里基督教山地醫院時期(1958-1983)
「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免費替原住民看病的好消息,透過教會和原住民間口耳相傳,很快地全省各地貧窮的原住民紛紛翻山越嶺走路來到埔里就醫,讓原本只有設置六張病床的診所第二天就湧進十五名病患,其中十名病患是肺結核病人,因此診所另外租用鯉魚潭旁的台地,由他們自行搭屋,作為肺病療養病房。
但是陪伴親友前來看病的原住民,無法當天往返,又沒錢住旅社,都擠身簡陋工寮過夜,某晚謝醫師巡視病患,驚訝發現擠滿了人找不到病患。因此再向愛蘭教會承租崎頂土地,用竹子搭蓋八間病房,每日人滿為患。世展會提供經費援助薪資和購買藥品,其創辦人鮑伯皮爾斯會長(Dr.Bob Pierce)來台視察,驚見此景及工作同工們服務精神,慷慨捐出一張空白支票囑咐第二任院長徐賓諾買下埔基現址土地,且於一九六二年六月廿四日埔里基督教山地醫院獻院典禮,此醫院的落成,象徵台灣原住民醫療新的里程碑,也是南投縣第一所設備新穎的現代化醫院。奠定埔基醫院堅固基石。一直在埔基服務的宣教師夫婦徐賓諾及紀歐惠陸續成立了埔基護校及小兒麻痺之家,照顧了許多原住民小朋友及少女。

財團法人埔里基督教醫院時期(1984-1999)
隨著台灣社會進步經濟起飛,外國援助停止,埔基醫院所扮演的醫療角色並未稍褪,但是院舍老舊了,儀器設備也不堪使用,為了提昇醫療品質,醫院在零儲蓄的情況下,貸款興建醫療大樓、添購儀器設備,積極聘請深具愛心的醫護人員提供服務,讓山區部落的民眾也能獲得平地民眾一樣的醫療照護。

現今的埔里基督教醫院(1999-至今)
九二一大地震的侵襲,讓埔基在一夕之間負起災區緊急醫療照顧的工作,更在重建路途上扮演著社區健康守護者的重要角色,這對於原本就已經背負著龐大債務的醫院而言,無異是難上加難,但是因為了解社區醫療發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埔基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提供醫療服務給需要的民眾們。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有無數的醫療社會工作人員,以「愛鄰如己」的精神進駐受戰火荼毒,急須援助的東南亞戰區,包含韓國、日本、台灣及菲律賓。徐賓諾與紀歐惠夫婦雖是挪威人,謝緯醫師是南投市人(當時可能還是南投鎮),卻將大埔里地區原住民同胞視為鄰舍,將此地的需求認為是自己的責任,設置醫院照顧貧病弱勢無依的病患。值此之際,再次回顧歷史,確立醫院將繼續努力進步,持守起初的愛心,成為大埔里地區民眾可靠的鄰舍。
有鑑於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埔里地區更是嚴重,埔基近年來致力於慢性疾病防治與社區健康的促進,努力建構整合性的長期照護體系,為長輩們提供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
「落葉歸根」是華人文化的傳統思想,也是普世人性化的觀念。老年人總是期望在家、在自己熟悉的社區安享晚年,「在地老化」已成為先進國家長期照顧的重要原則。九二一地震後十多年來,埔里基督教醫院長期致力於社區長輩們的照護工作,我們深深體會:若是可以選擇,沒有一個長輩願意離開家,讓長輩們可以「安心快樂的在家終老」就是我們最重要的理念!我們期望藉由長期照護教學大樓的興建,既能落實「訓用合一」培訓在地人照顧自己社區的老人;也對支持這樣理念的有志者,提供完整的教育訓練及體驗式學習課程,將醫療、福祉、教育功能緊密連合為一體,滿足不同階段的健康需求,提供完善的照護服務體系。
「生命不在乎長短,貴在精不精采! 」埔里基督教醫院是領受神愛世人及疼惜弱小弟兄所設立的恩典產業,所有的服侍都是為著與神同工。我們對神的應許有信心,祂的恩惠與慈愛時常伴隨著我們,讓我們能憑著信心勇往直前,一點也不膽怯!如今埔基有這些行善的能力,乃是神所賜給我們的機會;深信神的愛必會繼續激勵社會上各個角落『甘心樂意的愚人』們,發揮愛心,奉獻分享,攜手同心,把愛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