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生命的韌度

■ 文 · 埔里基督教醫院 護理之家護理長 黃世馨

初次接觸,圍繞在身旁的是一位佝僂年邁的老父親,他身著的衣物明顯已經陳舊、破損;而另一位女性,則是眼神退縮、不多話的精神障礙姐姐,正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個案。身上放著供應營養的鼻胃管、因為開腦大手術而置放的尿管、頭上還有一道長約20公分的術後傷口,身體偏斜一邊,胸前圍著毛巾銜接流涎口水。與老父親交談後得知,個案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家裡還有兩位患有精神障礙的姐姐,因為頭痛一直未及時就醫,直到倒下了才知道事情嚴重。家裡的經濟支柱倒下,全家頓時失去依靠,老父親不禁淚流滿面。

201408-15個案輾轉入住到護理之家,剛開始是一位重癱患者,其營養需求全仰賴著鼻胃管灌食,自己也完全沒有咳痰能力,需要由護理人員幫助抽痰,才能維持呼吸道乾淨,也沒辦法發出任何聲音,更別說自行活動了。

然而老父親以及姐姐,每天從未缺席,不論刮風下雨,每一天都從家裡步行約30分鐘的路程來到護理之家探望。看見老父親如此掛心,我們讓家屬了解,太過多的生活協助反而會使功能退化,也每天對著個案說,因為你年輕,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護理之家有很多個案都經由照護後皆得以返家,我們會努力,但你也要加油。透過多次與各個專科團隊以及家屬的會議,不斷地修正對個案的照護措施,積極的復健加入,甚至由社工尋求更多的資源以供家屬使用,讓家屬可以更加沒有後顧之憂,放心讓個案積極復建。每次見到個案,就不斷耳提面命的提醒:要把口水吞進去,這也是訓練吞嚥的方法;躺在床上時要自己手拉著床欄翻身;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就像教導孩童一般;從咀嚼、吞嚥、如廁這一些大部分人都認為微不足道的小細節開始,個案從重癱到現在,已經經過一個半月的訓練,移除了鼻胃管及尿管,開始自己進食;從無法發聲,到可以緩慢說出單字;從重癱臥床,到可以行走平衡桿。我們看見個案的喜悅,與老父親臉上藏不住的欣慰。個案目前已經完全不需要依靠輔具便可201408-16以行走,說話的應對進退也對答如流,還會在用餐完畢後,幫忙其他住民洗碗。

現在個案已在護理之家住滿5個月了,計畫個案即將回歸到社區。再次召開跨專業的團隊會議,團隊間規劃回歸社區後的社會資源連結,也在護理之家教導個案學習生活技能,以便可以更順利返回社區生活。老父親在過程中,看見兒子的進步,不斷地點頭感謝,流下的眼淚是滿足喜悅的。

護理之家全體員工感謝所有護理之家的住民及家屬,你們才是支持團隊的最大力量與動力來源,謝謝住民與家屬,成為我們的老師,讓護理之家不斷卓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