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會說
愛美
是人類的天性
但是
其實 天性
就是近在眼前
最真實的 美
為什麼說:「認真的女人最美麗」?!
文 · 大傳中心
「認真」和「美女」之間的關聯,原本是一句廣告用語,姑且不論文辭是否雅緻,但似乎和我們心中的某些印象是有所呼應的!!
仔細想想,一個人所謂的「認真」,在外顯的神態之下,盡都是一些看來比較抽象,牽涉到涵養層面的元素,比如說:「全力以赴」啊、「充滿自信」啊……等等,一眼看去,這和平常我們所談的「美」,好像有著完全不同的觀點;有沒有雙眼皮?鼻樑挺不挺?嘴脣會不會太厚?甚而皮膚質感如何?頭髮黑不黑、順不順?
「認真」的人,通常不論眼睛多大,炯炯有神的眼光是必然的,肢體的形象,往往充滿了企圖心,對於要完成的目標,一眼看去,絕對是自信滿滿的神態,我們可以想像,照顧孩子的母親,幫助病人換藥的護理人員,盯著螢光幕找尋答案的校園美眉,更遑論空中小姐,聽審的法官,這些原本就必須用專業態度去遂行的角色……。
對了!「專業態度」,好像是另一種比較容易說明什麼叫「認真」的解釋,有一次,在大雨滂沱中,一位身材嬌小的女警員,在上班的車陣中,冒著大雨處理車龍裡追撞的車禍,駕駛人們如同以往的在惡言相向,各自擺出「今天非要打死你」的兇貌,其他車輛更是有意無意的用喇叭聲為當下的局面加添柴火,這位看來稚嫩的女警員,指揮若定的疏導車流,通知後援,排解爭執,雨水破壞了一切對一名女性在容貌上的講究,但是充滿了自信的神態,超越了表象上的標準,而且贏得了人們對她的尊重與欣賞,這種故事,外皆然,由此可見「美的表現」,果真是一件由內而外的事,打扮自己未必不重要,但是內在的自信與專注的精神,看來才是決定是否吸引人們好感的根本,所以也許我們可以這樣來看:如何的有效讓自己擁有一付專業執著的形象, 一時之間,可能無法盡述,但是,從另一面來說,成天刷著手機的「手遊」,不在乎自己閱讀的能力是不是在大幅退化,也自認和人溝通用簡訊、用火星文、用貼圖都無損自己與人社交介面 的品質,真實在乎在臉上抹什麼,而不管腦袋裡想什麼,這些個生活寫照,卻是絕對會讓我們與認真、自信、專業的內涵越走越遠,而對於「美」的表象,也就越來越不能期許了。
健與美倆相好
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美」的解釋,可以說是相對的簡單,那就是──「健,全」,這是兩個不同層面的定義,如果要定其內涵,我們必須把這兩個字的順序調整一下,換言之,先談「全」,再說「健」。
首先,「全」就是健全,乍看之下,好像有點在玩文字遊戲,其實不然,這裡所說的「健全」,是一個單純的概念,意即:「身體各部份,各個器官,每一種功能,都在正確的運作,當然,也一定是合理的存在著。」比如說,呼吸,是基本 生存的條件,在身體的運作上,鼻子要有鼻子的功能,要正確的在臉上該有的位置,進而鼻腔到氣管,支氣管,最後是肺,都得要一刻不停的執行著呼吸空氣的任務,這叫「健全」,同時嘴唇、舌頭、牙齒、口腔、食道、胃等等,這一線環環相扣的器官,也都必須正確的存在,正確的運作,這些,都叫「健全」。這是「全」這個字的意思,那麼,「健」呢?其實在某個層面上來說,它和「全」有一點重疊,但之所以還要把它獨立出來定義,就可見其意義上的重大了!
就像任何一個人所設計的器物,除了所有的組件都必需存在而且正常之美與倆相好外,能夠合於設計者創意之初的標準,正常的運作,發揮該個物品的功效,我們才能說,這個「東西」是一個有用、有價值的產品,是的,人體也是一樣,不論你支不支持「創世論」,人體的奧妙,應該已是普世的一個認知了!任何的一部份生理的結構,都有其存在的巧妙,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這一塊塊不同的功能區塊,居然都還緊密的關連著,而且從來不會「沒電」不動了!不響了!不亮了!
凡此種種,在醫學的角度,就是對「美」這個概念與標準上的最大公約數。我們走訪資深的整形外科醫師,不論醫技多麼高超,在最正統的醫德觀念影響之下,對於坊間只為在形象上追求吸引力而進行的各種醫療行為,即或稍有介入,也還是相當謹慎而且保守的,有些醫生甚至索性就不接受這種訴求的整形要求,除非在功能上,因為疾病、傷害,或其他不可逆的原因產生遺缺,而且有傷及身體正常運作,也就是健康之虞,否則很少會主動主張某某某把鼻子墊高一點啊、把眼皮多切一條啊什麼的,至於其他各科的專業醫師,雖然其關注的對象看似與外觀無關,但對於身體是否健康、是否會因為生理機構上的失常而導致人們在外型上的不美好,其實也有相當程度的關切與提醒;比如說,消化系統方面的專科醫生就會表示,腸、胃、肝、膽這幾個和消化、營養、解毒有關的器官,各個都會因為在健康運作上出了問題,導致當事人在外型上的不尋常改變,包括膚色、膚質,口腔的氣味,進而活動力、情緒上的走向,最後連生活態度的積極與否,都會因著不同程度的不健康,而出現在外顯的形象上。
其次,如新陳代謝的專科醫師、骨骼的專科醫師、耳鼻喉、口腔牙齒、眼睛,連婦科、腦神經科……幾乎都在醫院裡,你能看到的各種事業分類的醫學領域裡,醫生們都會告訴你,「不健康,就不要談美麗」,這句話聽來既嚴厲又無情,但不幸的是,這卻是一句千真萬確的提醒,在這種瞭解之下,「健」與「美」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密接的邏輯,雖然從人文化的觀點來說,「美」有相當的程度似乎是一種允許因人而異的主觀,對於「美」的論點,也一定不可能有「健康」以外的主張,也許我們都以為藝術家們在他們創作的時候,都會物色外貌姣好的男男女女當作臨摹的對象,其實仔細想一想,除非主題創作的方向,就是為了表顯有關疾病的主題,否則,不論男女老幼,「健康」一定是表現美感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
大師眼中的美人
過去的一兩百年間,當先民們的藝術作品,在世界各地陸續出土以來,每公諸於世一次就一再的擴充了人類在「美」這個概念在認知上的豐富度,不論是石窟壁上的塗鴉、畫布油紙上的繪畫、大理石、花崗岩堅硬的材質上,看來彈指可破的人體雕塑,藝術大師們生生不息的透過作品,向世人陳明他們眼中,對於「什麼是人類之美」的看法,早的不說,就從十三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談起,義大利的怪傑大師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4─1519),以一幅名為「蒙娜麗莎的微笑」的油畫作品,在人類的美術史上,利用寫實性的手法,表達出了對於「美」與「人」的觀點,幾百年來,也直接間接的影響了人們如何界定「美人」的標準。
其實,如果談到對於人體之美的表現,在達文西同時的另一位,也是義大利籍的大師,叫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也有曠世性的巨作,他終生的創作,幾乎都和聖經的內容有關,畢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為了回應當時梵蒂岡教廷的邀請,在羅馬西斯廷大教堂,把聖經章節中的故事,從天地的創造,一直延展到末世的審判,用壁畫的方式表現出來,這真的是一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舉,而這些內中的人物,有上帝、有天使、有君王、更有新約時期的耶穌基督與聖母馬利亞,不論是誰,米開朗基羅的筆觸之下,每個色的長相或有不同,但身體的健壯,肌肉的發達幾乎人人皆同,我們不難發現,也許在大師的心中,必須要用如此的外型,否則難以表達對這些不論是神、是人的敬意,但也讓我們後世的人們,得以用一種客觀的觀察,看到了健康和美麗之間的一致性,更進一步來說,在米大師的眼裡最美麗的人,就是和上帝形象一致的人!!
回來談達文西,從作品的風格中,我們容易對他產生一種偏失的印象,本質上,他是一位多才多能的怪傑,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從冰冷的化學元素到血淋淋的解剖醫學,幾乎樣樣都有他鑽研的紀錄,從這個角度,我們比較容易認定他是一個科學家,但看看他的畫作,包括「蒙娜麗莎的微笑」在內,他每一張人像的創作,都有一個非常不同於歷歷代代其他大師的特色,那就是─「在性別形象上的不顯著」。這個一定要解釋一下,否則一不留意,好像我們在批判達文西的性別傾向一樣,其實這個創作表現,其層次遠遠超過讓人誤解他有性別混亂的問題,因為達文西之所以不論男女對象,都把他或她畫得美美的,來自他一個重要的主張;他認為固然人有男有女,但上帝的創造之手,把每一個受造的人類,都琢磨得很漂亮,因此,透過這位藝術大師獨到觀察的眼光,蒙娜麗莎安詳、雍容、平和的神態中,散發著一種與世無爭的從容氣質,這是一種美,同樣的,施洗約翰是一個行動派的宣教先知,他在曠野大聲疾呼為基督預備將來降臨救世的空間,他樂觀、謙卑,但充滿了生命力的能量,雖然指著天際提醒世人,但姣好的面容,蓬鬆有序的頭髮,像一位活力昂然的陽光性,但卻是不折不扣的一位屬靈強人,這就是達文西對人的一種見解,性別不能約限人的俊俏或者嬌美,臉龐一樣紅潤,嘴角一樣 和煦,眼神也一樣安詳!!
不知是不是受到這兩位大師風格的影響,同時期的另一位美術大家,在西洋美術史把他們三位同稱為「文藝復興時期三傑」之一的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1483─1520),可是更登峰造極的將人的美好,用更多的作品,表達的淋漓盡致,拉斐爾作品中的每一個人,讓人感覺好像人格特質都是一樣的,與其說是畫作中的角色,不如說是他自己心中那把尺和筆所界定,勾勒出的一種美人的標準,自信、篤定、歡愉,是拉斐爾筆下人們面貌的寫照,每個人由內而外的淡定,構成了充滿說服力而且真實誠懇的美感,讓人不得不感佩拉斐爾他對人生的樂觀與善意。
到此為止,人們對於什麼是「美麗之人」,似乎心證已成,「美麗的先決條件,是肯定上帝對人類的創造」,「美麗的表現,只要是人,不分性別,都有迷人之處」,再來,「美麗是一種人格質地上的從容」,但是,到了巴洛克時代,因為人本精神的崛起,這些當時被人視為是教會、宮廷御用的畫家,出自對聖經的肯定與推崇所提出的美麗標準,受到了新思潮的挑戰,如同這個時期的幾位大師,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 1606─1669)、維梅爾(Jan Vermeer,1632─1675)、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都用他們當代的創作,大膽的與宗師級的前輩們展開跨時代的對話,由於許多科學性的概念,內容先進的程度也大幅的超前於以往,像是光學、力學的理論發展,也影響到了畫家們作畫時所要關切的條件;人的臉不再是像一張紙一樣的單薄,光線使人的五官有了更個性化的描述,誰說皮膚光滑才是美,有時歲月用皺紋所刻劃的痕跡,才是人性之光的表現,這難道不是另一種美麗的表彰嗎?色彩和線條多了比曾經更多的應用,人們發現了眼眸的中間,有一個白色的小點,就奇妙的表現出畫作中的人物炯炯有神的目光,而讓被畫的對象,也不必靜止的維持一種姿勢,反倒從事不同的工作,或是回頭的一瞥,所展現卻是更多的傳神,更豐富的人性,當然,也是更多從「人」而來的「美」!
走了這麼一大段路,人們終於了解,美麗是人類真實面貌的代名詞,而不論歷代的美術繪畫,後期的藝術攝影,透過以人為創作對象的圖像媒介,我們清楚的發現到一個真理,讓我們用比較現代的表述習慣來說好了:我們都會說,愛美是人類的天性,但是其實,「天性」就是近在眼前最真實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