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的手抬不起來!沒有辦法拿東西!」這是臨床上,常常聽到中風後患者抱怨的問題之一。根據衛福部歷年國內十大死因統計,台灣每年約有超過一萬人以上死於中風,而中風的死亡率約30%,存活率約70%,也就是每年約有近三萬人會遺留下中風後的不同程度後遺症。這些後遺症可能包含不同程度的四肢動作障礙、認知上的障礙、語言與理解上的障礙、警醒度的障礙、視覺上的障礙…等等。隨後透過積極的復健治療,大約有15%的患者可以接近完全康復,其他的通常都會保有某部分與某程度上的障礙。
因大腦解剖構造上的差異,中風後上肢恢復所需要的時程會比下肢來的漫長許多。臨床上許多患者已經學會放手走路,但是手部動作恢復卻不如走路來的快與順利。
手的主要功能為扛起或抬起、舉起或推拉、拿取或抓握物品…等等。日常生活中,我們透過雙手可以完成很多基本的操作性的活動,例如:起床掀開棉被、拿牙刷和擠牙膏、拿梳子梳頭和綁頭髮、整理儀容、穿衣服扣釦子或打領帶、穿鞋子繫鞋帶、背上書包或辦公包、騎機車催油門…等等。或是透過雙手執行比較高功能的活動,例如:打字或書寫、使用筷子吃飯或湯匙喝湯、打球、使用手語與他人溝通、或是遭遇意外時,雙手會自然的保護頭部與身體。患者因為中風後患側上肢障礙,導致必須馬上面臨日常生活上的種種不方便與困難。
手的前三指(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幾乎包含手的全部功能。後兩指(無名指與小指)主責提供穩定度。以功能來分配所佔比例的話:大拇指約占50%功能、食指約占30%以及中指約占20%。可見大拇指對於手功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大拇指最特別與最重要的功能是可以執行「對掌」,也就是大拇指與其他手指互碰。此「對掌」功能,可以讓我們輕易拿捏起小物品或是輕鬆地執行運筆書寫出流暢的字跡。
常見中風後患者利用大拇指與食指緊貼著的方式(不正常模式或是費力方式)學習抓握物品,如此費力的動作方式一旦成為習慣,將來就會很難修正。不僅影響日後恢復為優雅且流暢的動作抓握或書寫能力(動作不協調與不流暢),更使得原本輕鬆的動作成為費力且耗能的動作(握筆太用力或是用夾紙取代拿捏紙張),容易產生疲勞。
圖一為中風後患者常見使用大拇指緊貼著食指方式拿取物品(大拇指和食指互夾的方式夾取物品),此方法較費力。「虎口」較小或幾乎沒有。
圖二為使用職能治療健保功能性對掌副木,撐開患側上肢萎縮或是不足的「虎口」,將大拇指由原本的內收位置(夾取物品和費力方式)改為對掌位置(拿捏和省力方式),將大拇指擺位在功能性的位置,進一步訓練大拇指功能性抓握。
職能治療-健保功能性對掌副木可以當作中風後患者上肢恢復過渡時期的輔助工具,協助手指擺位在正常且省力的功能性位置,幫助正常且省力的手部動作產生,避免學習不正常的且費力的動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