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早期療育的邂逅

心理健康中心 巫郁文 社工師

第一次接觸到「早期療育」這個詞,是在大學的時候,老師一邊播放著國外的記錄片,一邊解說著「早期療育」的概念,當一位穿戴著義肢、開心踢著足球的小男孩出現在螢幕時,老師很感動說:「這就是早期療育帶給孩子們的幫助,讓他就算沒有雙腳,也能盡情的奔跑、踢球」。這就是我與「早期療育」的初次邂逅,匆匆一瞥,是個模模糊糊的概念,但當時老師開心的眼神和激動的語氣,卻讓我印象深刻。
畢業後,在社會工作領域服務,多少會聽聞「早期療育」這個詞彙,憑著求學時的印象,一直以為「早期療育」是針對肢體障礙者的服務,像是協助媒合適當的輔具、進行輔具使用訓練(復健訓練)…等。直到我開始在醫院工作,擔任早期療育主責社工師後,才終於有機會見到「早期療育」的真正面貌。
「早期療育」是由許多專業人員(如:醫師、治療師、個管師、社工師…)共同組成的團隊式服務,透過鑑定評估,確認孩子的身心狀況,以復健療育的方式,協助孩子達到其年齡該有的能力。所以0-6 歲的孩子,只要家長發現或懷疑孩子有學習、語言、動作…等,任何方面的能力比同年齡孩子落後,都可以帶到醫院來看診、接受檢查,以確定孩子的狀況,儘早接受訓練和治療。
接觸「早期療育」這幾年,有很多感動,看著原本不會走路的孩子,經治療後可以又跑又跳,原本因說話發音不清而不太敢與人互動的孩子,經復健訓練後變得自信、活潑,原本擔心、憂愁的家長,在感覺到孩子的進步後,逐漸變得開朗。
雖然初見面時,我常為孩子們的不便和困難感到難過,療育期間也為家長們的努力堅持、奔波接送感到心疼,但當看到接受「早期療育」後,孩子們能力的進步、家長臉上展露出的笑容,就會覺得,自己能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一個小小助力,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