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組督導 王惠春
每當踏進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時,就會聽到長輩們的親切招呼「老師好!老師好!老師好!….」,她們總是將所有熱情往我身上倒,這是「真誠」相待後的豐收。
在社區關懷據點有一位阿公,當健康促進活動進行時,他總是坐得遠遠地,冷冷的看著我帶活動,這引起我對他的注意。活動結束時,我刻意多花一點時間,去握握他的手和他寒暄,他一手將我推開,說著「不用理我!」。原來,這位阿公是身障家托個案,因為中風而導致半癱,行動不便,平日家屬因工作忙碌,很少有時間陪伴他,久而久之阿公變得封閉、沉默不語,很少與人互動。
理解阿公的狀況,不管他理不理我,我還是照樣對他點頭微笑。有一次唱遊活動時,當所有長輩們都享受在歡樂中,我看到了阿公臉上也展露難得一見的笑容,他的嘴角上揚了!我趕緊回阿公一個燦爛的笑容,並比出大拇指,對著阿公說「讚!」。像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鼓勵阿公,漸漸的當我和阿公握手或拍拍他的肩膀時,他不但沒再推開我,還把我的手握得緊緊的,同時露出滿臉的笑容。「我的用心他知道,這是阿公給我最好的回饋!」此刻的感動和快樂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
隨著參加據點的時間日益增多,阿公漸漸的坐到長輩們活動的大圓圈中,不只肢體活動增加了,與其他長輩的互動也越來越熱絡。當「延緩失能失智方案」結束時,我邀請阿公一起拍大合照,他笑著對我說:「謝謝你!」真開心我們已經像多年的好友了!
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語言,真誠善待是拉近情誼的橋梁!有些長者雖然身心退化或有慢性疾病,但是他們的情感依然豐富,需要我們更多的接納和關懷。每當我服務失能退化的長者,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只要耐心觀察、不輕易放棄,一定能找到他們依舊存在的潛能和適當的切入點,幫助他們重新找著自信,恢復與人溝通的意願和能力,融入團體享受溫暖的友誼關係和情感支持。將近20年健康促進的專業工作中,我從服侍長者的過程體悟良多,其實,在用心付出的同時,自己的生命會有更豐富的收穫!
–感謝感恩基金會支持【社區銀髮健促培力與原鄉弱勢服務增能】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