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第225期-201603-04

地中海飲食 護心健腦好滋味

■ 營養科  劉冠麟  營養師

失智症這種惱人的退化性疾病,隨著台灣平均餘命上升,患者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至103年底的資料,再依失智症盛行率推估,65歲以上的失智症患者約有22萬人。而失智症常會被誤以為是單純老化造成的現象,因而延誤就醫;在預防的方面,台灣失智症協會建議,多運動、多動腦等多刺激腦部的活動有助於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除此之外,地中海飲食除了能降低心血管風險,更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病的相對風險七成,是值得推薦的飲食型態。
地中海飲食是源自於圍繞在地中海的國家:希臘、巴勒斯坦、黎巴嫩、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南部的傳統飲食模式,主要以簡單、健康、富含營養的食物組成,學者發現進行這樣飲食模式的居民,普遍有較低的心血管疾病,近期的研究更發現有助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而究竟是怎麼樣的飲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讓我們來看一看:

↑圖中明確的將食物歸類成金字塔型,越下層代表吃的量及頻率要越高,每天的食物來源都要有這些,越上層則是遞減。
◎增加蔬果類、全穀類的攝取
葉酸、B12的缺乏被認為與失智症有關,多食用新鮮的蔬果、未精製全穀類能補充維生素B群、C、E,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發生,建議每天至少三份蔬菜、兩份水果,1/3的主食類以全穀類代替。
◎使用橄欖油等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性脂肪
動物性油脂富含飽和脂肪酸,容易使血脂上升、增加心血管風險,建議以橄欖油、沙拉油等不飽和脂肪取代動物類油脂如豬油、雞油。
◎多攝取深海魚類
深海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為一種不飽和脂肪酸,美國心臟協會(AHA)指出攝取魚油對降低心血管風險有幫助,建議每個禮拜至少兩次,一次約3.5盎司(約3/4片吐司大小)的深海魚。
◎適當的肉類攝取並減少紅肉、加工肉品攝取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指出,每天超過50g(約2兩)的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可能增加18%大腸癌風險,同時不建議攝取大量紅肉,可以白肉為主。
◎維持適量飲酒的習慣
地中海飲食模式指出適量飲酒對身體健康有幫助,尤其以葡萄酒為佳,但喝多無益,男性每天不超過2份酒精當量,女性不超過1份酒精當量(一份酒精當量約為葡萄酒120-150cc) 。
了解地中海飲食的基本架構後,仍要提醒大家,地中海飲食也特別強調,除了飲食模式之外,增加動態活動及維持良好的用餐心情,與飲食模式本身同等重要,畢竟要活就要動,樂食才能享無憂!■

愚人之友基金會-社區小型全方位長期照顧理念

■ 愚人之友基金會執行長  李希昌

壹、 前言
2025年台灣即將成為超高齡社會,從高齡社會進入超高齡社會可能只花了不到10年的時間。面對高齡或超高齡社會長期照顧的需求,或許已經有許多國家的資料可以參考,但是像台灣如此快速老化的社會卻是罕見,也就是說這將是別的國家所沒有的經驗,這對於政府在政策、法令、財務及人力資源的規劃上將是極大的挑戰。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2015年台灣失能人口已超過75萬,失智人口約19萬,所以粗估台灣需要照顧的人口至少也有80萬人。於此同時,全國使用安養護機構服務的大約有7萬人(以10萬床佔床率7成計算),使用居家及日間照顧的大約有3萬人,如果再加上由外籍看護工照顧的20萬人,換句話說,台灣目前至少有50萬人的照顧服務需求是由家庭照顧者負責的。
最自然的照顧本來就是自己家裡的事,除非不得已,沒有人願意斷開與『家』的情感連結。當家庭主要照顧者負荷過重時,社區小型全方位的長期照顧,是最好的資源。因為在社區,所以可以就近取得;因為是小型,所以容易建置;因為是全方位,所以不同階段的照顧需求都能滿足。
自921地震之後,愚人之友基金會就開始投入長期照顧服務工作,透過理念與實務工作不斷的交互驗證,逐漸發展出有可行性的本土化寶貴經驗。為了實踐優質在地老化的理想,我們主張「讓我們來照顧我們自己的老人」。因此,我們不但要培育優質的照顧服務員,同時也支持、指導家庭主要照顧者,讓長輩在家裡、在社區開心的養生、放心的養老。

貳、理念篇
一、在地化
大家都在談長照的在地化,但究竟甚麼是在地化?用最簡單的概念來說應該是期望『在家』、『在社區』就能方便取得適合的照顧資源。比方說是到宅服務的「居家照顧」,或者是就在鄰近社區的「家庭托顧」及有交通接送服務的「日間照顧」。而要落實這種『在地化』的服務至少要掌握五個關鍵的要素:
1.可近性(accessibility)
對於高齡者而言,隨著年紀漸長行動力也會日趨衰退。因此,在接受服務時,如果能夠提供接送服務,或是縮短移動的距離、減少交通的時間,對他們來說就能降低使用服務的障礙,提高使用服務的意願。
2.便利性(accommodation)
這是針對取得服務的過程來說的,年長者因為認知功能的減弱,複雜而冗長的手續往往會對其造成困擾。因此,要讓長輩感到便利,就必須採單一窗口,簡化服務申請的程序,降低相關作業的等候時間,才是友善高齡者的具體表現。
3.完整性(Integrity)
老化的過程是連續性的,隨著長者身、心機能的變化,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照顧需求。因此,理想的照顧應該儘可能涵蓋各種不同老化階段的需求,依照失能或失智的嚴重程度、所需的服務時間或時段,無論在家、在社區、在機構都能得到適當的服務,要落實在地化,這樣的完整性是必須的。
4.負擔性(affordability)
一般來說,政府必須考量長期照顧服務的使用者的經濟能力,在其收入在扣除基本生活所需之後,給予適當的經費補助,以提升民眾使用長期照顧服務的可負擔性。由其在偏鄉地區,服務輸送困難、風險大、成本高,加上居民普遍經濟條件相較都會區為弱勢,對於長期照顧服務的可負擔性更顯重要。
5.文化性(culture)
近年來「在地老化」已成為各先進國家長期照顧的重要施政原則,而「落葉歸根」更是華人文化的傳統思想。這種「在地」、「歸根」的需要,更直接的說就是老年人期望在家、在自己熟悉的語言、風俗、生活習慣中安享晚年,而高齡者對於這種「文化性」的依賴幾乎沒有例外。

二、人性化
照顧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也因此在過程中很容易為了省時、省力、降低成本,反而忽略了受照顧者作為一個「人」的感受,彷彿被當成了生產線上接受加工的「物」一般。像這樣抽離感情,只重視效率的服務,就是悖離了「人性化」。以往在照顧機構中因為過高的人力配比,照顧服務員永遠有做不完的事,因為排班時間的限制,凡事也都有不能等的壓力。因此,即便老人仍想保有隱私的空間,凡事自己作判斷、選擇和決定,過著快樂而有活力的生活,常常也會被忽略或犧牲。但是,優質的長期照顧絕非如此,而我們若想要落實『人性化』的服務至少要掌握下列關鍵的要素:
1.獨立和自主(independence and autonomy)
即使需要被照顧,獨立和自主仍然是老年人應有的權利。老化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但它不必然與疾病、失能、失智畫上等號。一般人容易產生刻板印象,認為老年人一定依賴性強、缺乏判斷力,不適合單獨住居或行動。儘管人是群居的動物,我們都需要社交的網絡來建立健康的生活,但同時我們並不是附屬品,我們必須藉著獨立思考及自主決定來強化個體的存在感及幸福感。
2.尊嚴和尊敬(dignity and respect)
隨著年齡漸長,無論身體機能或認知功能都會由盛而衰,有時候會造成他人的困擾,進入老年時期這些現象就會更為明顯。此時,長輩們更需要別人的尊敬,厭惡和嫌棄的態度是最不可取的。因為你我有一天也都會老,特別是一旦進入中、重度的身體照顧層面,個人的私密領域,不能因為長輩反應慢或無法表達而輕忽,反倒更應該給予尊嚴的對待。在文明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應該享有基本的尊嚴和尊敬,對待高齡者更是如此。
3.快樂和活力(happy and active)
快樂和活力並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人生經驗豐富的高齡者,因為擁有成熟的智慧,應該能活得更精采有趣。如今,活躍老化現在已經成為世界潮流,高齡者不必要降低活動量,也不應該退縮至安靜甚至陰暗的角落。快樂的生活是基本人權,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族群,保持活力更是對抗各種慢性病、肌肉僵硬、關節退化的良方。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家中的長輩走出去,多參加社交活動。同時,政府及民間社會福利團體也應該在社區投入資源,讓老人們享受豐富又有趣的健康促進活動。

三、專業化
傳統的華人社會認為照顧是一種本能,談不上專業,吃、喝、拉、撒、睡是人生的基本需求,也不需要什麼特殊的學習。但是,隨著時代文明的演進,社會觀念的進步,人們希望的不只是活著長久而已,如何活得有品質、有尊嚴?尤其是在人生最後的階段,更應該是黃金歲月,為充實而圓滿的人生畫下句點。無論是堅持繼續推動先進社會福利制度的北歐,或是主張全面朝向產業化發展的日本,21世紀,追求照顧服務高度專業化發展的趨勢,卻是大家一致的共識。然而,所謂的專業化並不是單指照顧技術層面,也不只是談服務模式而已,最重要的是能彰顯並實踐全人照顧的價值和理念。
1.連續性
老化是連續而不可逆的,有的人表現得特別急促,也有的人則改變得異常緩慢。但重要的是,在身心功能退化的過程中,嚴重程度的不同階段,照顧的需求也是不盡相同的,當失能與失智的狀況同步產生時,照顧的複雜度、困難度更是會大幅提高。因此,所謂的連續性,是能根據病程的發展,區隔出不同的照顧需求,提供細膩地差異化服務。
2.整合性
所謂整合性,至少必須做到醫療保健系統、長期照顧系統與家庭支持系統三者的資源連結與整合。在台灣,80%以上的老人至少有一項慢性病,經常因為就醫在醫院、社區及住家之間往返。因此,如何以個案為中心,將醫療、護理、社區及居家照顧…等各種服務做跨專業整合,才能提供適切的全人照顧,真正落實在地老化的理想,否則一切只是空談。
3.友善性
長期照顧服務的使用者通常都有某種程度的身心障礙,或者是脫離原有的社會角色、切斷原有社會連結的「退休」心態,因此很容易逐漸走向退縮、封閉、憂鬱的負面生活型態。我們需要更積極地塑造時間、空間、生理、心理等全面的友善環境,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接納、鼓勵,讓他們時時感受到生活中饒富趣味,才能吸引他們持續敞開心胸、樂於走入人群參與及學習,勇敢追求樂活的黃金歲月。

參、 結語
「社區小型全方位長期照顧」是經過實務驗證可行的理念。在品質上,除了服務使用者的正面回應之外,產、官、學界絡繹不絕的參訪,也給予我們一致的肯定。在效益上,除了充實大埔里地區包括仁愛、信義等偏遠山地鄉的長期照顧資源之外,同時,藉由長期照顧所帶來的就業機會,也降低了因為經濟弱勢所衍生的家暴、中輟等社會問題。我們正透過不斷地倡議和教育訓練,向社會分享這些寶貴的經驗,讓台灣每一個社區都能成為幸福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