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與醫療救援

201508-8■ 山地醫學科主任 賴力行  醫師

歷年來台灣遭受不少自然災害,尤其是1999年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的發生,我們醫院也學到了慘痛的經驗。由於自然災害是在極短時間內造成重大生命及財產的損失,有著與一般疾病不同的特性,為了減少其對災區的影響,事先應作詳盡的防治及救災計劃,發生當時迅速評估災民的需求,維持基本民生設施、物資及交通通暢,最重要的是即時的緊急醫療救援,以降低對災民健康的傷害。
自然災害對公共衛生的影響及作為,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預防階段:
天災發生前的準備措施、救援計劃、警示系統的效果、居住於危險帶民眾對天災發生時的是否知道保護自身安全及脫逃的步驟、社區教育、急救訓練、獨立的通訊及運輸系統的建立等,都是影響災害對公共衛生衝擊大小的重要因素。對某些自然災害來說,預防階段的事前教育,對減少死亡率及醫療需求等問題最為有效。如地震時,建築物的倒塌常造成死亡率遽增,因此民眾對如何選擇建築物的位置、房屋結構耐震度、居住區域知識的多寡,都將對公共衛生造成影響。有些天災,如颱風、梅雨,可以事先預測,因此預警系統及緊急疏散措施就很重要。
(2)災變階段:
災變階段一般發生在災後0-4天內,最重要的問題是,特殊高危險群在災害發生時,受到的保護屏障有多少。如居住在靠近山坡地之民眾,住家周圍是否設置擋土牆,擋土牆能承受的土石流程度是否合乎標準。此外,此階段是最大存活機會的黃金時段,也是緊急救援及傷害治療以降低死亡率最重要的階段。在醫療救護上,成立機動醫療救護隊,由醫師、護士及公共衛生人員組成,可隨時對災民提供必要的巡迴醫療服務,以降低二次傷害。居民基本民生物質的儲備及提供(如水電、食物等)及維持交通通暢(必要時運用直升機等後送受災病患)也是最重要的救援因素。
(3)整建階段:
災後4天到4星期左右為整建階段,由於災害可能摧毀了原有的醫療體系,使其失去緊急醫療的功能,而原先例行的防疫醫療服務,如長期照護、預防接種、病媒孳生源清除,也被迫停止,因此可能增加災民的死亡率與罹病率,第一波傳染病通常在此時期發生。相關的公共衛生設施,如供水系統、衛生下水道及醫療系統都尚未恢復,因此藉由飛沫、水及食物傳染的疾病都需加以防範,平時在地方就流行的傳染病可能會在此時出現或增加。此外,應積極防止二次傷害的發生,如災後工作者在清理大量房屋殘骸灰屑時,應配置防護面罩或口罩,以免造成呼吸系統的傷害;慢性病患者,如尿毒症、結核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由於中斷持續性治療,可能會增加惡化的機會,應儘速恢復治療。
(4)恢復階段:
恢復階段通常在4星期之後,此時所有重建工作正在進行中,部分災民也逐漸接受親友已離去的事實,情緒的反應不若先前激烈,然而災民的心理的問題,都可能會因調適不良,無法走出陰霾,而漸漸出現行為偏差、沮喪、憂鬱、自殺等心理問題,特別是獨居老人,在伴侶子女因災變而喪生、居住地又不確定的情況下,失去了人生的目標,此時若沒有傾吐的對象,或得到適當的心理治療,最易尋短。
結論
一個妥善的自然災害的防治計畫,即適確的災區醫療服務的提供是絕對不可或缺的,特別是緊急醫療救援及傳染病防治措施及設備,應詳細的編列。以上須靠各級行政機關、消防單位、衛生局所及醫療機構等的縝密配合,更重要的是提高民眾的自我因應能力,才能將自然災害降低到最低程度。2015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