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室主任 楊智凱 社工師
什麼是復原力(resilience)?從復原力原文的涵意之中,不僅只是字面上的復原而已,還包括了彈性、跳脫等意思,在國內翻譯多將之稱為復原力、復元力或是韌力等。復原力的討論被加入問題解決和壓力因應,還與埔里歷經震災還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早期問題解決著重在尋找方法與連結資源,企圖消弭問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其間衍生壓力,爾後帶出來的因應與調適,大多不離資源、支持與解決途徑。可是實際上所有的問題真的能夠解決?壓力真的能有效解決嗎?答案不是這麼絕對,若我們細細品味會發現,充份的資源和支持,未必與問題解決有絕對的關聯,總是在極度不足與潰乏的條件下,仍能見到一定程度的個案未被打倒,充份體現尼采的那一句『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堅強』。
早期的觀念多認為「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小孩」,但在E.華納和R.史密斯兩位學者在1955年開始長期追蹤夏威夷考艾島的離婚、酗酒、貧窮等困難家庭子女,從孩提時期進入成年階段長達40多年,驚訝地發現其中1/3曾經身處困境的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發展出能力、自信與關愛,這些孩子沒人失業、社會福利倚賴和面對司法審判等壓力或困境之中,他們的離婚率、死亡率和慢性病罹患比率低於同年齡階段的同儕,而且教育水準與職業成就表現與同儕表現相同,甚至更為優於兒時生活社經條件較佳的孩子們。
後續復原力研究進一步指出問題與困境形成的危機因子與保護因子,從個人層面進而將焦點轉到家庭層面,近幾年亦出現社區層面的社會復原議題上。又,復原力從特質的角度來加以解釋,漸漸加入與困境互動的過程觀點。不論是從什麼樣的方面來解釋,復原力總是讓困境中的個人或家庭在苦難中仍存有希望,對未來仍有盼望,願意尋求資源來應對問題,也讓自己與所屬家庭永續成長與經營下去。
傳統的社會問題解決存著資源介入便能解決問題,但是社會支持資源一直存在著相對有限,或以大原則式的最大公約數來加以呈現。對於遭逢困境的支持與協助甚難達到對於每位身陷困境者最小公倍數的量身訂作,而且無限制式的支援並不保證困境完全解決。那麼最大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間的差距,似乎能透過復原力概念來加以彌補。
回顧自己十七年的社工實務經驗裡,不乏提供大量的協助與資源,最後仍走向個人與家庭的瓦解,成為福利倚賴且一蹶不振;但也有不少家庭在簡短的協助之後,卻婉謝後續的支援,『剩的阮自己拚!』之後在看似絕境的困難之中掙扎出一條恢復,甚至是超越之路。
知名作家吳念真曾經這樣形容台灣,他說看過『許多被殖民或歷經戰亂的國家,許多是鐵蹄踏遍,滿目瘡痍。但是台灣是如此特別,她是鐵蹄踏遍,遍地開花』。在不知情的外人眼見這蒼翠的福爾摩沙,從先祖開墾屢遇瘴厲、惡疾、天災與人禍不斷,無論你認定她是「鬼島」抑或「寶島」,她就是屹立在太平洋西南一隅。我們進一步聚焦到台灣之心--埔里,這裡一如台灣歷史中的縮影,走過烏牛欄人禍,也遭遇九二一天災,是怎樣的力量讓埔里與埔里人至今能一如以往繼續安居生活於此?我以一個新加入的埔里人,看見了讓人驚訝的復原力根植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