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之友信義鄉個管師 烏麗.南卡芙蘭
為了要更落實對年長者的服務,政府積極推動長照2.0,因著這樣的美意,偏遠的南投縣信義鄉也有機會成立了一個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讓在地人來服務在地人,將照顧資源留在部落裡,成為年長及身障者的祝福。愚人之友基金長期在偏鄉耕耘,培養原住民照顧服務員,不畏廣大山區人口分佈不均、經濟條件不佳、交通困難,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就是希望做到村村有照顧、服務輸送無死角。
今年一月,社區巡迴車開始投入營運,更擴大了我們的接觸和視野,許多的回饋資訊顯示,原鄉有文化與民族性的巨大差異。在這裡大多是布農族人,部落的生活型態,老人彼此關懷,幼者彼此照應,大家互相照顧是理所當然的事。但若非族人或不住在部落裡,人情味就相對淡薄許多,獨居者更是乏人問津,成為弱勢中的弱勢。林阿伯與劉阿伯兩個個案,就是典型的例子:閔南人,獨自居住在部落外,沒有鄰居,沒有婚姻,也沒有家人,衰殘的身體,在烹食及採買上非常不便,方圓數公里也找不到一家餐飲店。平時吃得極簡單,偶爾有善心人士送來的麵包跟八寶粥,就算不錯了。當然,享用一頓熱騰騰的飯菜,幾近是一種奢望。
於是,身為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個管師的我,立刻展開了一個送餐計畫。首先,我連絡上鄰近部落的文化健康站,在他們備餐給社區老人享用時,用一餐50元的合作方式,請他們多做一些,然後讓巡迴車司機利用中午的接送時間,順便將餐食送至2位閩南老阿伯的家。
第一次送餐時,劉阿伯還躺臥在床上沒辦法坐起。我大聲的說:阿伯,你看我手上拿什麼?是便當哦!文健站的愛心便當,還熱熱的呢。看到司機大哥拿便當進來,打開蓋子瞬間飄出來的熱氣與香味,阿伯竟不由自主的掉下淚來。我安慰著說:阿伯,你都還沒吃呢,怎麼先掉淚呢?阿伯連忙擦去淚水,連連稱謝,這一餐溫熱的飲食,他的感動是溢於言表。
同樣的情形,另一位林阿伯也是非常開心的,因為腰椎開過刀的他行動不便,每次還是坐在門口的板凳等著送餐的司機大哥到來。社區巡迴車的送餐服務,照顧了許多行動不便的老者,也增加了這些獨居長輩與人互動的機會。
因為資源缺乏,偏鄉申請輔具往往需要等待好長一段時間。有一天我突然接到電話,劈頭就說:「我的老公過世了,但他還留一個很新的病床,希望可以送給你們,讓需要的人可以用到」。其實,那個當下我還正在愁煩有一個個案阿嬤,沒有床,家屬因為沒有錢,申請病床也要一段時間,為了照顧方便,無奈只好暫時讓阿嬤睡客廳地板上。正需要有人可以幫忙,這通電話就像及時雨。於是,召集了愚人之友的同工,開著小貨車,就這樣把愛心病床搬到阿嬤家。我開心的跟阿嬤說:「妳不用睡地板了!」
阿嬤很感動,她哭了,泣不成聲,半天說不出話,只是頻頻點頭道謝。一旁的我安慰著,同工們一邊組裝床、一邊打掃,完成後,我們唱了一首布農詩歌祝福阿嬤。其實阿嬤嫁給外省人,不是住在部落,或許是阿嬤很久很久沒有聽到詩歌,又是用自己的母語來唱,阿嬤竟然抓著我的手大哭起來,我也抱著她哭…
回程,望著車窗外,心想著我們送的不只是病床,而是一份愛,溫暖了偏鄉被遺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