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室實習生 王懷柔
一定要有高深的技術才叫「有幫助的」陪伴?其實這是我實習前的一個錯誤迷思,我擔心自己因為技巧的不純熟而無法真正幫助案主解決問題,因此在第一次的跟訪中顯得有些卻步,頭腦中只想著立即性、自我表露、情感支持等硬生生的技巧術語,少了最直接最真誠的心靈接觸。事後我幾經反思,我想如果我是案主或其家屬,我會希望別人跟我說些什麼?帶著怎麼樣的表情?用什麼語調?坐在我的哪個位置?能帶給我什麼東西?
而正當我無法定位自己的會談風格與期程時,我讀到這本書,並與督導常說的「先建立關係,再解決問題」的理念作融合,我發現會談好像變得不如我所想得那麼難了,並試著慢慢得走出框架。現在的我在跟第一次面訪的案主見面時都會習慣先關心他的身體狀況、心情好不好、有沒有吃飯等等可能寫不進紀錄,之後進入職場時也是寫不進積分的舉動,但我不覺得這是賠本生意,建立良善的關係是與人工作的基底,基底打好了,接下來的樓層就好蓋了。其實我覺得個案要的有時只是一個人溫暖的關心與陪伴,讓自己在這白色巨塔中好像有個可以依靠可以喘息的人,甚至有時候只是一個微笑一個搭肩,就能讓他們感覺自己在醫院不是「惹人厭煩的東西」,是有尊嚴、有主體感的。
而在我踏入助人專業的這三年來,我有幸看到很多人的生命經驗故事,試著從中去發現些什麼,我看到這世代最貧瘠的地方其實是人的內心。在這科技進步,事事講求快狠準及績效的社會中,已經越來越少人願意花多點時間來從外而內的認識一個人,寧願單純的從一些簡化人內在心理的言論(如:星座)來約略將人分類,就天真地認為自己瞭解一個人,也因為華人「家醜不可外揚」的民族特性,使得人的內心沒有內外交流,自成一個封閉性的生態圈,只能自行消耗能量,漸漸地凋零直至冰冷。
真誠的陪伴就是寬容、接納及同理,用心去傾聽一個人的生命故事,不去批判、評價、要求他做出改變(特別是按自己的想法去改變),有時那種最直接簡單且單純流露的介入反而是最具果效的陪伴。